(搜狐娛樂訊:文/幗杰)盡管被稱做自但丁后最偉大的意大利詩人,但賈科莫-萊奧帕爾迪這位意大利浪漫主義文學重要代表、詩人、哲學家名聲遠播更多是在意大利和歐洲。傳記片《青春韶華》,若論時代,基本上相當于中國拍了部張問陶(清乾嘉年間著名詩人,靈性派三大家之一),外國觀眾在看懂那些詩詞同時,還得弄明白年代紀元、學問派別、拗口的地名和朝代官職等等等等。
我們看《青春韶華》也是差不多的,若不是對古典文學有相當了解,看本片會相當痛苦吃力。這是名人傳記片尤其是關于文化名人的傳記電影常常遇到的問題,影片主人公們的魅力很大部分來自于他們的文學、藝術作品,但過于高冷的作品和專業學術又會影響普通觀眾觀看理解。
本片以時間順序表現了詩人賈科莫一生中的重要階段和大事件。從小就被譽為神童的賈科莫是意大利雷卡迪納地區貴族家族的長子。父親莫納多-萊奧帕爾迪伯爵學識淵博但保守頑固,母親則是嚴肅古板的虔誠教徒。賈科莫從小在嚴苛的家教中長大,和自己的兩個弟弟妹妹感情尤深。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和知識見識的豐富,賈科莫不再滿足于父親那一萬六千多冊藏書的圖書館,他與學者喬爾達尼互相通信直至成為莫逆之交后,越來越渴望掙脫令人窒息的家庭,雖然第一次出逃被父親抓了回來,賈科莫最終還是離開家鄉,到羅馬、佛羅倫薩等當時的文學重地游歷。詩人多病的身體讓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但輾轉的生活留下了他的才思和偉大的作品。
影片在劇作方面中規中矩,幾乎是把維基百科完善了一下就拿來做劇本。但強處也顯而易見,在這樣中規中矩的劇本之上,大量原詩作組成的臺詞、流暢的鏡頭、大氣的畫面和色調讓影片呈現出詩意般的感性,整部影片本身成為一首賈科莫的長詩,時而激情充滿力量,時而脆弱而憂傷。
如果有不俗的文學底蘊,看起這樣的影片來的確有成就感,不過合格的傳記片還應該有一種功能,便是讓完全不了解傳記對象的觀眾,對人物和背景發生興趣。在這方面導演馬里奧-馬通是成功的,就算被片中隨處可見的意大利文學巨匠名字弄得焦頭爛額,那種19世紀獨有的文學界蓬勃的熱情和主人公多舛的命運也吸引著我們愿意在電影之后翻開他的詩篇。
馬里奧-馬通與威尼斯淵源頗深,不僅多次入圍,更擔任過2011年主競賽單元評審,應該說馬里奧的影片質量都不錯,然而他似乎一直缺點運氣,除了最早的《拿波里數學家之死》獲得過評審團特別獎,其他作品盡管入圍卻并沒有太多反響。《青春韶華》又是一部質量不錯的傳記片,可惜的是本屆電影節佳片不少,本片實在不是最出彩的,馬里奧可能還要在逐獅之路上努力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