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創中國藝術品版權交易先河
《我為藝術狂》是全國首檔集個人展示和版權交易為一體的大型藝術真人秀節目,通過傳統電視媒體為買賣雙方搭建良好的商業平臺,首開國內原創藝術品版權交易電視化先河,在提供生產商展示新產品的機會的同時幫助投資方找到可以大賣的產品。節目由河北衛視打造的,于2014年10月12日正式登陸熒屏。
節目采用棚內脫口秀等輕娛樂化的表現方式,主持人是有多年主持經驗和擁有深厚主持功力的林海。并在節目現場邀請了藝術界、投資界、、演藝界、商界等各個領域的大咖精英,來進行對藝術品的鑒賞和拍賣。各類藝術品經過專業的判定后,真正優秀的作品被各領域的佼佼者們用拍賣的形式買下,最高甚至拍到了七位數,讓人驚嘆不已。另外,各位嘉賓們因為某件藝術品而產生的分歧討論也成為了本欄目的一大看點。畢竟這些大佬們在現實中可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并不多。
長久以來,我國藝術品領域一直存在著版權問題。一方面,希望利用藝術版權開發衍生產品的單位或企業常常找不到合法獲取版權的途徑;另一方面,版權擁有者常常被侵權行為困擾。中國作為文化大國,文化藝術歷史淵源流長,但藝術品授權市場目前仍面臨著開發意識淡薄、商業資源對接不足、缺乏版權保護、產業鏈整合不完善等問題。
對此,欄目主創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把藝術品從小眾市場逐漸推向大眾投資人并保持價格的公平合理,必須強化交易雙方的授權意識,而電視作為受眾最廣的傳統媒介,無疑是最佳的宣傳渠道。一個健全的授權市場需要有配套的評估、定價、保管、保險和金融服務,《我為藝術狂》欄目旨在通過合規的手段挖掘藝術家潛在價值,同時保護投資人利益。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為藝術狂》欄目組開辟了一條新型的商業模式道路,充分利用新興的電商模式和新媒體資源:除了在線下可通過官網、微信,電話購買,微博咨詢之外;在現場錄制或節目播出時還可進行同步競拍,充分增加了觀眾的參與度和增強了觀眾的用戶體驗感官,互動性極強。讓觀眾們不僅不再覺得藝術品和收藏品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而且更深一步的了解到了這個只針對小眾人群的藝術品市場。將藝術狂人從幕后引到臺前讓,讓他們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自己帶來的作品或者創意,在現場親自進行展示和解說,詮釋新藝術內涵。讓觀眾們對藝術品的概念也不再抽象,更加具體和形象化的了解才能真正起到普及藝術理念和擴大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目的。
全新的商業模式、全新的節目形態和全新的藝術定位注定了節目的一播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僅僅在播出了三期的情況下,除了收視一路飆紅,微博各個數據的指標也達到了驚人的數量:微博的話題閱讀量1256萬,話題討論量3.2萬,欄目相關微博3萬條;粉絲2萬,發布微博186條,轉發3.2萬次,評論6500條,博文曝光量1300萬。自10月12日 欄目播出以來,同步欄目播出微博直播3次,播出期間超過30位:人氣博主、行業意見領袖、欄目嘉賓、主持人 、文化機構等參與微博互動。播出期間在各大衛視拼團隊,拼卡斯,拼制作費用的一片綜藝紅海下,殺出了一片藝術領域的藍海:新浪微博瘋狂綜藝季13名,熱門話題榜第19名。粉絲遍及多個省份。
那么目前我國綜藝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創新意識的不足和匱乏,“克隆”、“跟風”現象成風和缺乏深沉的文化精神內涵和哲學反思。而這兩點恰恰正是《我為藝術狂》開辟的新形態新商業模式的精髓所在。實現了商業即娛樂、娛樂即商業的自然整合,達到渾然一體,觀眾觀看娛樂節目的同時,也漸漸接受了節目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之下會完全的接受和認可這種全新的欄目形態和商業模式,并融入到生活中去。使《我為藝術狂》欄目進一步得到完善和升級。也許還會引領新一波的綜藝風潮。新的道路也許充滿泥濘和坎坷,但已看見了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