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當父母還在電視機前面對著相親節目激揚指點時,我們已經習慣蹲在床頭看著手機屏幕里的脫口秀癡笑——無論是觀看習慣還是內容,都在悄悄地發生轉變。隨之轉變的是我們的熒屏明星,也從當年睿智機敏的綜藝節目主持人,變成了現在辛辣幽默的脫口秀主持人,比如憑《曉說》重回人生巔峰的高曉松,憑《邏輯思維》由幕后走上臺前的羅振宇,以及剛剛憑《天天“逗”文濤》成功觸網的竇文濤等。這些“新偶像”們都通過各自的話題領域、主持風格俘獲了大批粉絲,全憑著一張嘴建立了一個自己的王國。
主持人素質:你有下限,我為你上線
2014年是網絡脫口秀爆發的一年,中國網民越來越喜歡看一個有魅力的人隨性說話,沒有絢麗燈光舞美,而是小布景,張口就來,只要聊出真性情、真有料就叫好。很多人覺得網絡自制脫口秀之所以能對電視形成沖擊,主要是寬尺度的審核環境,可以做到“無下限”。確實,部分所謂名嘴以自high耍賤、三俗無下限的表演風格取得了成功,但縱觀國內外的脫口秀發展史,有哪一檔長青的脫口秀是通過扮小丑成為常青樹的?當一種重口味吃膩了,那些有下限的主持人才會一直被追隨,從這一點來看,當前國內網絡自制脫口秀中素質比較高的,當屬高曉松(《曉松奇談》)和羅振宇(《邏輯思維》,而最近被很多業內人士看好并廣受網友歡迎的竇文濤新節目(《天天“逗”文濤》)則是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三人憑借多年來強大的知識儲備,不耍寶只賣萌、不秀下限就事論事。比如原本3分鐘的《天天“逗”文濤》某期講到朝鮮士兵邊境殺害中國公民事件,竇文濤從自己親身經歷、朝韓歷史等發散開來,一口氣聊了13分鐘,全程無尿點,讓人大呼過癮。
就像《天天向上》的前制片人張一蓓所說:“現在的脫口秀,要近乎于學者、研究者,甚至是藝術家、文學家、評論家,再加上超強的表現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成功。”
主持風格:你幽默隨意,我倍感親切
脫口秀和其他新聞播報相比,除了“張口就來”的隨意性,“幽默”成為第二個關鍵詞。如果一個脫口秀的主持人全程嚴肅,除非是在“黑色幽默”,否則很難讓觀眾看下去。脫口秀的觀眾多為年輕人,工作忙碌,壓力普遍較大,很大一部分人看脫口秀就是為了放松,讓自己樂呵。竇文濤曾經就說過:“聊天的生命就在于不能太認真,節目里的很多話都是不假思索說出來的,如果過完腦子再說話,聊天的精神就喪失了不少。”無論是紅了十幾年的《鏘鏘三人行》還是剛剛開播的《天天“逗”文濤》,從來都是以幽默詼諧著稱。而國內目前較受歡迎的脫口秀主持人也都具備這一個特點,比如善抖包袱的王自健(《今晚80后脫口秀》)、平實中見風趣的高曉松,幽默都是其殺手锏。
脫口秀內容:你不愛原創,我就換頻道
喜歡看脫口秀的大多是年輕人,他們每天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接觸到大量的“段子”,如果主持人所說的內容是自己知道的,就會直接換臺或者關掉網頁。一些之前火過的節目,最終因為內容大量地缺乏原創歸于寂靜,依靠網絡抄段子做脫口秀腳本已經行不通了。
脫口秀的原創,還在于觀點的獨立性。沒有獨到見解,四平八穩,是很難配得上“名嘴”這個稱呼的。從這一點來說,竇文濤的《天天“逗”文濤》給時下的網絡脫口秀節目帶來一陣觀點旋風,每天在第一時間對時事熱點進行新鮮熱辣的點評,觀點時而中立不失尖銳,如對于女市長“通奸”、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等,針砭時弊、一針見血;時而新奇出人意表,如由《武媚娘》PS事件中對什么是“美胸”的探討、從自來水內的抗生素講到男性的“女性化”等,觀點天外飛仙,讓人拍案叫絕。
中國網絡脫口秀仍在高速生長,2015年將會有更多新奇好看的網絡脫口秀登臺獻技,1月1日開播的《天天“逗”文濤》開了個好頭,期待有更多精彩,為口味不斷翻新的中國網民提供饕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