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能記起陪我們走過2014年的那些電影,全年票房296.39億元你貢獻了多少?有多少奇葩片亮瞎過你的雙眼?又有多少電影讓你唏噓不已或是痛哭流涕?今天,眾多網友期待的《龍斌大話電影》特別節目收官之作《你好!2015》冬季篇正式全網上線,龍斌用幽默冷峻的吐槽搭配一絲不茍的配音,對2014年第四季度在內地上映的電影進行了點評。
《你好!2015”》是《龍斌大話電影》2015年全新改版的開篇,分為春夏秋冬四季盤點2014年那些必須吐槽和令人難忘的電影,節目受到了網友的集體點贊。本系列完結之后,《龍斌大話電影》的常規節目將繼續一集點評一部電影的傳統,繼續深度點評中外電影。
視頻觀看地址:http://v.qq.com/cover/0/0dsoy6wznlvwwut.html
2014年第四季度內地電影市場大片云集
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內地電影市場不平靜的季節,中外大片云集,2014年也不例外。被香港導演許鞍華寄予厚望的《黃金時代》,口碑與票房俱佳的《星際穿越》,年度華語影壇最不可忽視的作品《推拿》,以及被影迷給予厚望又極度失望的《太平輪》先后上映。
按月份來看,十月的國慶檔期共有40部電影上映,僅在“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內地就有8部國產電影上映,其中6部為國產動畫片,這樣的一哄而上立即讓市場過度飽和得擁擠不堪。
十一月共有35部中外電影上映,對于每月新片數量已經能達到40部以上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數量眾多的商業電影制造了表面的繁榮,但是與此同時,中國電影市場仍然處于一個青澀幼稚的階段,至少現在還沒有分化出給予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
作為競爭激烈的賀歲檔的正式開始,十二月份共有27部中外電影上映。每年的十二月份都會有年度重量級的國產商業電影與觀眾見面,這也將是國產電影向觀眾證明自己的最后機會。
需要一提的是,在 12月上映的其他重量級電影,諸如姜文的新作《一步之遙》、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等影片,《你好!2015》并沒有對它們進行點評,龍斌在節目中也做了解釋,“是因為在本期節目制作時期尚在影院上映,在這里我們不會做評論,將在以后的《龍斌大話電影》常規節目中為大家進行詳細解讀。”
評《麥兜:我和我媽媽》:將一顆赤子之心毫無遮掩地托給觀眾
作為麥兜系列電影的第五部作品《麥兜:我和我媽媽》延續了系列動畫的風格和敘事,同時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成人色彩,在陪伴觀眾找錄了多年內心善良的同時,麥兜長大成為神探波比,是自福爾摩斯之后最著名的私家偵探,而麥兜媽媽卻隨著校長一聲“哎呀”,坐著火箭上了太空。坐在影院里的小朋友們,可能看得樂在其中,陪同的家長們卻管不住了自己的淚腺,電影將一顆赤子之心毫無遮掩地托給觀眾,將死亡的分離描繪得殘酷又夢幻,這是麥兜系列的獨特魅力。麥兜這頭正牌的香港仔小豬,不僅是最普通香港人的縮影,也有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身影。4400萬的票房,對于這份上乘的“心靈豬湯”來說,也許并不算多,但是能夠打動成人的情感,卻在為香港動畫電影正名。
評《魁拔3:戰神崛起》:動畫連載式創作思路導致魁而不拔的結局
《魁拔3:戰神崛起》在動畫片扎堆的國慶檔,最終收獲了2425萬的票房。對于這個雄心勃勃的動畫系列來說,無疑是致使的打擊,制作方隨后宣布無限期延后第四部的上映。動畫連載式的創作思路,最終導致了它魁而不拔的結局。雖然從第一部電影的350萬票房走到現在,《魁拔》系列一直以精良的動畫制作,受到國內觀眾的追捧,這開啟“青年向”國產動畫的功勞也不可忽視,然后有情懷并不能成為任性的理由,也不能作為電影人不尊重市場的擋箭牌。影片主創們可以心比天高地要做大電影、做史詩電影,但是連做五部的壯志從開始就有些不切實際,況且《魁拔》的故事劇情,過于拖沓并呈現出電視劇化,缺乏單部成章的能力,不能引發更多觀眾的興趣也在情理之中,國產動畫電影不能一直保持在低幼的層次,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在學會奔跑之前,我們應該先好好練習一下如何站穩。
評《黃金時代》:特殊的傳記片劇作結構是對市場因素的忽視和錯估
從電影創作的角度來說,《黃金時代》仍然值得表揚,許鞍華和李檣試圖保持客觀冷靜的視角 ,從舞臺劇式的講述手法,來勾畫主角蕭紅的一生,但是5151萬的票房,對于這樣一部重量級的電影來說,無疑屬于慘敗。大量明星的加盟更加突顯出其市場表現上的慘痛教訓,并不來自于制作和宣傳,而在于其對市場因素的忽視和錯估,三個小時的片長,給觀眾造成的尿頻和尿急是一個事實,特殊的傳記片劇作結構所具有的實驗性質,也會讓大多數觀眾無法接受。如果從一開始就抱著橫掃票房的目的,那么它顯然是努力錯了方向,現在的中國電影不缺少炒作的元素,因此很多人都不想在創作上多耗費心血,如果《黃金時代》的志向并不在于票房的多寡,那么只有這種嘗試一直存在,中國電影才能在創作上有所進步,也才能最終找到創作和商業之間恰當平衡點。
評《銀河護衛隊》:好萊塢電影稱霸全球在于能將老掉牙的東西組合出新花樣
在整個去年十月份最威風的作品是很多觀眾之前聞所未聞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銀河護衛隊》,小浣熊干脆面式的勁爆,幫助電影制造了5.95億的票房成績,當然我們也不會忽視電影的創新點,它從傳統的一個廢材拯救世界變成了一堆廢材拯救世界。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劇情基本都采用著一個固定的模式,主角從悲催的被動地位走向主動的發力,最后拯救地球甚至銀河系。如果一味地糾結于故事的老套和漏洞,那么顯然不是觀看《銀行護衛隊》這種電影的正確心態,考慮到原著本就是漫威超級英雄漫畫的另類,電影能夠自圓期說地將一群有犯罪前科和黑歷史的宇宙小混混變成拯救宇宙的“銀河護衛隊”,這個符合邏輯的故事已經讓它成功了一半,在這個條件之上,視覺的快感和臺詞的幽默和所呈現出的整體的觀影體驗,俘獲了觀眾的親睞,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能夠稱霸全球,也在于他們能將老掉牙的東西組合出新花樣的能力,比如當很多人以為《銀行護衛隊》可能只是那種猛打猛沖不停打打殺殺的電影時,卻不想最后被浣熊和樹人萌了一臉血。
評《超體》: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遇見沒頭沒尾的電影文本
《超體》本身擁有一個不錯的概念,一部分觀眾甚至將它提升到了燒腦的范疇,其在科幻概念的視覺化上也能夠抓人眼球,并再次讓觀眾享受到了現代電影技術的發達,基本上是你的心有多大,它就能呈現多大的舞臺。但是一個好概念顯然不足以支撐起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遇見沒頭沒尾的電影文本,恐怕連呂克•貝松的忠實擁躉也難以接受,電影從《動物世界》和《走進科學》買挪用過來的表現手段,差點讓這部科幻電影變成了一部災難片,露西的大腦潛能已經開發到100%,而本片的完成度應該不足50%,但是這個好點子仍然取得了票房成功,2.75億的內地票房也在提醒著中國電影我們的對手不僅僅只有好萊塢,今后還會出現更多的類似情況。
評《星際穿越》:一次藝術和科學的完美融合
作為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第9部長片《星際穿越》又讓觀眾開始重新審視電影存在的意義以及中國電影迷茫的未來,尤其當它已經是一部宇宙版“爸爸去哪兒”的時候 ,我們還在為《爸爸去哪兒》取得高票房而歡呼雀躍。源于《星際穿越》所屬的太空題材和所具有的科幻屬性將其與一些經典的太空科幻電影進行對比似乎并無不可,電影的攝影和配樂風格也有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的痕跡,但是從更大的層面上來看《星際穿越》與那些被認為是嚴肅科幻的電影不在同一個坐標系內,如果說《2001太空漫游》表達的是人類對終極問題的沉思,那么《星際穿越》所關心的則是觸手可及的未來。就科幻的屬性來說,《星際穿越》的科學設定基本都能夠從現有的物理學中找到依據,所呈現出來的黑洞以及宇宙奇觀極具考據態度,甚至被科學界稱為“迄今為止對黑洞最為精確的視覺化表現”從而缺少對于未來世界的前瞻性探討,但恰恰因為如此,電影與眾不同地具有了十分現實的科學意義,成就了一次藝術和科學的完美融合。
評《推拿》:2014年華語影壇最不可忽視的作品
《推拿》是2014年華語影壇最不可忽視的作品,它具有不同尋常的藝術創作力和影像表現力,電影的藝術成就獲得了一致的認可,在柏林電影節拿下了最佳攝影銀熊獎后,又橫掃了金馬獎的六項大獎。但在另一方面,文藝片的創作屬性也使它在市場上慘遭冷遇,《推拿》首日排片僅為3%,一部以看不見世界的人群為主角的電影,在市場上成了一部觀眾看不見的電影,中國電影的藝術創作和市場需求之間,在《推拿》身上發生了最為激烈的碰撞,并且在當下呈現出不可調和的狀態。面對“文藝電影不賣錢”的中國電影市場,無論是電影人還是普通觀眾都還沒有搞清楚藝術電影到底如何實現商業運作,由此使得市場不能夠分化出足夠藝術電影生存的空間,文藝電影市場的成熟和發展,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多樣化的發行渠道,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需要時間來逐漸培養自己的觀眾群體。
評 《太平輪》:只是一部被拉長了的預告片
《太平輪》的名字是在提醒觀眾這是一部相當平的電影,當它打著中國版《泰坦尼克號》的旗幟,把觀眾誆進電影院后,很多人想的是看一場驚世駭俗的船難和愛情,而他們沒想到,等待自己的是一場更加全面的災難。如果說從《赤壁》開始,吳宇森導演骨子里史詩片情節就已經無人能擋,那么在同樣分為上下兩集的《太平輪》中,這種情節終于泛濫成災,《太平輪(上)》中交叉在一起的三條感情線表面上都是相關的,而實際上卻像平面模特一樣只是在擺造型,觀眾滿眼都是七零八落干枯散鋪的情緒,整部電影更多的時間都是在爆炸,讓人誤認為這是一部邁克爾•貝導演的電影,而離開了白鴿的吳宇森似乎也不知道該如何扮演文藝老年了,更讓觀眾氣憤的是,太平輪作為電影的名頭,只是在上集中出現了幾秒鐘,那些打瞌睡的觀眾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從功能上來說,《太平輪(上)》只是一部被拉長了的預告片,它的名字應該是《太平輪:下集再沉》。
3D泛濫“特供”中國奇葩現象頻出
在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中,共上映了30部3D影片,這一數據遠遠超過了北美地區的20部,轉制3D的數量達到了20部,占到了三分之二。其中,《超體》、《機械戰警》以及《超驗駭客》是專供中國觀眾的3D版本,而國產3D電影則歷史性地達到了13部之多。
面對這種現狀,龍斌在節目中專門指出,“我們依然要花一點時間來專門吐槽一下3D電影,之所以在前面一直沒有重點提及,是因為我們覺得有必要將這個問題單獨拿出來以顯示它的惡劣程度。”
在龍斌看來,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以及國產電影的生產,似乎成為了假3D和偽3D泛濫的重災區,其中還以2D后期轉3D的假冒偽劣產品居多,另外還存在著像《機械戰警》《超驗駭客》這樣壓根就沒有3D版存在的電影,轉而“特供”給中國觀眾的奇葩現象,與此同時,國內觀眾還要忍受部分影院燈泡亮度不夠的第二重折磨,3D電影本是能夠帶給人不同觀影享受的技術,現在卻徹底淪為了宣傳噱頭和欺騙觀眾的工具,有什么樣的觀眾就有什么樣的市場,有什么樣的市場就有什么樣的電影,中國觀眾的選擇將決定著中國電影市場和國產電影的發展方向。
繁榮背后國產電影隱藏著不可忽視的危機
回首2014年,全年票房過億影片共計66部,愛情、喜劇和動作三種類型共同撐起了國產片的近70%的票房,但中國電影市場仍然像是一塊欠缺規劃的草地,野蠻地生長著,在表面一派繁榮的景象之下,隱藏著不可忽視的危機。
在電影創作上我們也并非沒有亮點,只是這些亮度很有可能被淹沒在票房高企的大潮中,龍斌在節目中指出,“中國電影的問題不在于爛片太多,而在于好片太少當‘真誠’這個詞經常被一些人用來褒揚國產電影,就說明中國電影行業的操守和精神已經糜爛不堪。”
龍斌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光有錢就能做好的,電影就是如此,在資訊日漸發達,新媒體具有更大自由度和擴散度的今天,中國觀眾完全有能力用自己手中的電影票,打響促進國產電影走向良性的戰役。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將決定我們日后能夠看到的是雷死人的爛片還是有情感的好電影,是滿目的無知和浮華,還是反映生活的真實和困境,是一味無聊還是撫慰心靈,我們的未來是一種怎樣的電影文化環境,這個選擇現在落到了我們手中,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將和觀眾一起去偽存真。
《龍斌大話電影》是由原央視《第10放映室》旁白哥龍斌出鏡主持的網絡超人氣影評脫口秀節目,由火星文化和墨駿映畫聯合出品,自2013年9月上線以來,除保留了“十放”的傳統外,因獨有的冷幽默、犀利的點評火爆網絡。該節目已經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樂視網、A站、B站等大部分視頻網站全網播出,還輸出到央廣銀河、百視通、華數傳媒、芒果TV、小米等近20家互聯網電視渠道及全國多個城市的公交、地鐵、航空等戶外移動平臺,節目每周一、周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