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片一詞,在幾年前對于普通觀眾還很陌生,而隨著好萊塢商業電影的耳濡目染,以及國內導演在類型片上的探索,雖然分級制度仍然遙遙無期,可類型片卻開始明確并得到大眾認可。無論是華語電影票房記錄保持者的《泰囧》,或者是主打女性觀眾的小妞電影《非常完美》,亦或是引起懷舊風潮的《致青春》都貼著明顯的類型片商標。雖然品質褒貶不一,但是類型片的大量出現,正是一個國家電影工業邁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女導演通常以獨特的女性視角和人文關懷而受人矚目,“細膩的情感表達”是她們的優勢所在。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不少觀眾對女性導演產生了誤區,想當然的將“小妞電影”或是“文藝電影”與“女性導演”畫上了等號。其實不然,縱觀世界影壇,女性導演相比男性導演更愿意摒棄陳規,勇于探索,其中不乏一些將商業性與藝術性很好結合的優秀范本,而國內首位票房破億的女導演——金依萌就是這些探索者之一。初看金導的履歷,“優秀”得有點令人咋舌,在成為導演之前,她學意大利歌劇出身,做過歌手,詞曲作者,畫過漫畫,出版過作品,可謂流行藝術最主要的幾個領域樣樣精通,現在想來,也正是對多個藝術領域的精通讓她的電影作品中多了很多豐富的元素,呈現出一種難得的質感。
金依萌在其導演的兩部作品《非常完美》和《一夜驚喜》中展現了其對“小妞電影”這種成熟類型片的良好把控力,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在其最新作品《一路驚喜》中,金依萌一改前作留給觀眾的既定印象,嘗試探索華語商業類型片新的類型——合家歡電影。合家歡電影,顧名思義應該老少咸宜,各取所需。如果“小妞電影”是送給情侶及女性觀眾漂亮可口的甜點,那么合家歡電影一定是家庭成員口味的“全家桶”。在我看來,一部合格的合家歡電影必須要具備兩個必要因素,其一是演員整容強大,符合不同年齡家庭成員的審美;其二具有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情感主題,能讓觀眾感同身受,二者缺一不可。雖然近幾年屢有打著“合家歡”旗號的影片出現,但在華語電影市場,還未有真正意義上的合家歡影片出現,直到這部《一路驚喜》。
《一路驚喜》通過六個小故事串起了大年三十這一天國人所經歷的喜怒哀樂,既有時下年輕人熱衷的“春節旅行”、“明星八卦”的話題,又不乏愛情親情這樣永恒的主題。其“外在”是其全明星的陣容,其中既有如蕭敬騰、趙麗穎、郭采潔、蔣勁夫這樣的當紅年輕偶像,又有夏雨、梅婷、張譯、大鵬這樣的演技派,甚至還有鞏漢林、劉金山、牛犇這樣我們的父輩熟知的“老面孔”,這對于一部中等投資的影片來說,如此強大的演員陣容難能可貴。而其精神內核又是“家”這樣一個具有普遍性,能引起強烈共鳴的主題。值得一提是,雖然是“合家歡”,但《一路驚喜》并沒有一味的靠搞笑來換取觀眾的笑聲,而是通過六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勾勒出了“社會百態”,這樣故事每天發生在你我身邊,是電影更是現實,其中既有笑,又有淚,五味雜陳,讓人深思。
另外,《一路驚喜》雖然并非“小妞電影”,卻延續了金依萌時尚精致的影像風格。妙趣橫生的片頭及轉場動畫,唯美的布景,及對光線的巧妙運用都為這部合家歡影片錦上添花,也極大的在觀眾心中樹立起來了金依萌的個人品牌形象,成為了金依萌電影獨一無二的特色。
縱觀整個華語電影市場,賀歲檔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去年整個賀歲檔64億的票房產出,讓不少為之垂涎。以至于今年片方都想在這塊大蛋糕上咬一口,無論題材無論水準,各種影片都蜂擁而上,一片混亂景象。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如何在賀歲檔既獲得票房又贏得口碑并非易事。春節是一個闔家團聚的重要時刻,而電影又是大眾藝術的主流形式,《一路驚喜》巧妙的將二者結合起來,既應了景,又講了情,這對于目前混亂不堪奇葩橫行的華語影壇來說,實屬難得。這也似乎表明了金依萌在類型片探索上的一種態度,如何不妥協市場,拍出真正能滿足觀眾審美情趣與情感需求的好電影。
所以不論票房如何,金依萌此次一改之前小妞電影路線,大膽創新的做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畢竟,中國的電影產業目前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味的大投資大制作的流水線產品,而是如金依萌這樣不愿墨守陳規,勇于嘗試的探索者,而《一路驚喜》則是她為觀眾奉獻的一份適合全家一起享用的春節大餐,同時也讓人對其隨后的作品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