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各大衛視的綜藝之爭愈加白熱化,版權引進儼然已成為一種潮流,成熟的綜藝模式不僅保障了收視率,同時也讓經濟收益、曝光率成正比式增長。然而,“舶來品”真的是中國綜藝節目的“救命稻草”嗎?放棄“抄襲之路”便意味著中國綜藝面臨“斷奶之困”嗎?
海外綜藝版權的引進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對收視率的追求,一個節目支撐起一個衛視、帶紅一個頻帶是各大衛視的期望,因此砸巨資買版權毫無猶豫;其二是國內綜藝節目制作遭遇瓶頸,國內創作團隊實力不足、經驗缺乏、創意有限、資金短缺已成為一種通病,同時,原創性節目的高風險更是很多電視人不愿意嘗試的關鍵原因!而引進一個在市場上已經成功的產品,風險就會降低,尤其是在風險度極大的大型活動中,策劃人更不敢輕易選擇原創,著或許是各大衛視紛紛選擇引進海外綜藝版權的重要原因。
然而,海外綜藝版權的引進亦并非萬全之策。據不完全統計,每10檔引進綜藝只有1檔能夠成功,其他9檔均成為“炮灰”。之前東方衛視的《我心唱響》從荷蘭節目《SingIt》購買了版權,但收視一般,廣告贊助也跟不上,導致在兩季共26期的合同到期后目前已停播。江蘇衛視從德國引進婚戀幸福真人秀《老公看你的》,引進到中國后做了大量的本土化改進,起初話題性不錯,但沒多久與另外一檔婚戀節目《歡喜冤家》同時下檔。
由此可見,“拿來主義”并非都能適應中國的“土壤”,更何況近年的“版權引進風潮”之后,版權引進已面臨著“版權費瘋長”、“版權進無可進”、“引進版權死亡率高”等等問題,同時也會讓中國電視人養著一種“惰性”。正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所長李嵐所言:“創新是有風險的,需要有一個試錯的過程,但創新后的原創才是中國綜藝的正道!”
與此同時,一些有實力的衛視也開啟了自己的原創之路。廣東作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心,其省級電視臺的上星頻道廣東衛視亦以發展中國原創文化為己任,攜手帝尊傳媒聯袂打造了中國首檔大型原創汽車競技真人秀《炫風車手》。該綜藝節目在充分汲取韓式、歐美等國家先進綜藝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本土文化,以雄性娛樂為切入點,將高娛樂性與專業賽制有機結合,把跌宕起伏的劇情融入引人注目的汽車秀場,尊重人性、崇尚人文,講述人與車之間的動人故事。《炫風車手》集專業賽車技能和真人秀為一體,由一線酷愛賽車競技的明星藝人們擔當隊長,由愛車、懂車的素人參加比賽,四位明星隊長從中挑選心儀車手組建自己的團隊。同時,節目最終將選出一位冠軍車手,冠軍車手不但會獲得私人定制的專屬座駕,還將成為2016年某款汽車品牌形象代言人。
2015將會是各大衛視綜藝節目“群雄逐鹿”的一年,在這場浩大的綜藝大戰背后,又有怎樣的曲折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