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小孩》第一期視頻
由寧夏衛視聯手國大傳媒重磅打造、亮艾獨家冠名的國內首檔少兒自立生存真人秀節目《最強小孩》,上周五晚21:25在寧夏衛視正式開播。節目僅播出幾天,就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熱烈反響,贏得廣泛贊譽。
立意新:寓教于樂 聚焦孩子自立生存教育
電視媒體作為當下影響最廣、普及率最高的大眾傳播媒介,如何在傳播過程中,既為觀眾提供娛樂享受,又為達到傳遞知識、傳承文化的效果,已經成為電視節目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瓶頸。 目前,我國大多數娛樂性節目只強調娛樂特色,而忽略文化內涵和思想深度,忽視媒體文化傳承和教化的功能屬性。《最強小孩》節目中雖然也會有娛樂性元素存在,但其在立意上更強調通過娛樂的方式來喚起社會對孩子自立生存能力的重視,突出節目集娛樂性、公益性、教育性及知識性于一體的特色。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很多孩子過上了“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他們的自立生存能力極度缺乏;同時,作為具有叛逆精神的新一代,他們他們又對刻板地說教和粗暴地灌輸極易產生排斥。正是在此種形勢之下,《最強小孩》這一極具社會現實與教育意義的真人秀節目應運而生。節目中,初次“獨立”的萌娃們狀況百出:搭建帳篷失敗、賀美琦與潼潼接水先后濕鞋、得不到隊友信任的胡俊齊“單打獨斗”、首批A組中的5個萌娃險些“全軍覆沒”等等,這些正給我們當下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社會教育敲響了警鐘。這種將教育與電視娛樂相結合的方式不但提升了節目的品質與層次,更使其免俗于其他娛樂節目,形成自身特色。
內容新:獨辟蹊徑 萌娃孩子強勢到底
縱觀當下娛樂節目,或是以明星、造星為噓頭,或是以才藝比拼為看點,這些節目關注的嘉賓多是明星或有特殊才藝的個體,在節目內容上更側重于對于這些人物娛樂因素地挖掘。
《最強小孩》節目的主角是10個精靈古怪的萌娃,他們在舞蹈、演藝、歌唱、音樂等方面小有名氣,并被很多人所熟知。然而在這里他們卸下昔日的“光環”,獨立負責飲食起居。在對他們的全程記錄中關注更多的是孩子自立生活能力,讓觀眾不但對對平日里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有了全新的認識,悉知孩子真正的需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且還讓觀眾在體味“小大人”的個性魅力時收獲點滴感動:趙碩為不拖后腿帶病艱難行走,“暖男”胡俊齊在尋找食物和住地過程中那雙渴望的眼神,孩子們分享勞動成果時的快樂,孩子們尋得住地后的喜悅……這對于一檔娛樂性節目而言是難能可貴的,突顯出了該檔節目在傳遞社會正能量的擔當和自覺性。
風格新:歐美大片科幻感 開辟真人秀視覺新享受
為了能夠在后期制作上拼出一條血路,《最強小孩》的后期制作可謂是匠心獨運,改變以往真人秀小清新、溫馨浪漫等風格,開辟了戶外真人秀視覺畫面新形象——歐美大片科幻感風格。
在后期制作中為了進一步完善和精細剪輯,使得成品更加精致細膩,既有現場感,又有精雕細琢的畫面,從后期剪輯、特效、配光調色等方面的工序,無論是音效、視覺、配音、畫面等可謂是極致化追求。網友“心墻”說:“真是得勁,看了那么多真人秀節目,從沒有體驗過如此震撼的效果,伸長脖子坐等下一期在家看‘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