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微電影發展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微電影年產量僅有30部,直到2013年底,這個數字暴增了333倍,年產出一萬多部微電影。微電影市場的高速增長,也吸引到各路投資人、品牌、公關公司進入這一領域,切分這塊蛋糕。而《新媒體影視行業發展報告》指出, 2014年微電影產值超過5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8年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可怕的數字,讓微電影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速度最快、市值最高的文化項目之一。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微電影成為政府和企業重要的宣傳手段,成為新媒體的代表。
記者今天上午采訪了知名微電影策劃師葉謙:就目前中國微電影市場進行探討分析,特別是網絡播放渠道和中國微電影市場前景進行探討(葉謙:中國微電影明星大典副主席兼秘書長,曾經擔任多個微電影藝術節專家評委,是中國微電影產業鏈條上的代表人物之一)。
葉謙介紹說:十年之前,互聯網就曾出現過一批短片,后來稱為“微電影“,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用微電影這個新詞匯,微電影的年產量在2013年突破上萬部作品,視頻網站開始創建微電影欄目,投入資金去拍攝,對微電影的需求之大讓人驚訝。2010年,肖央執導《老男孩》時,只花費70萬的拍攝成本,卻換來4500萬的點擊量,比起動輒幾百萬的電影制作,該片也被喻為“微電影圈的神話”, 讓“微電影”這個概念大行其道,也為品牌營銷提供了新的公關平臺,“《老男孩》之后,出現更多的是為了營銷的微電影”,《老男孩》的成功讓廣告主看到了商機。于是,他們趁熱打鐵栽進了微電影領域,以品牌冠名的方式推出各種“微電影”,零碎的故事架構與產品的頻繁置入,其實這樣透支了微電影的概念和價值,葉謙強調微電影不是傳統電影的陪襯,微電影不是廣告片的升級版,它是獨特的新的藝術形式。
據記者了解,《青春期》、《青春失樂園》與《青春期3:游戲青春》三部微電影在網上創下累計約23億的點擊量。此后,同類型的電影陸續跟風上線,與這些微電影相比,記者發現大銀幕電影的網絡播放成績并不樂觀:去年,《變形金剛3》在樂視網的點擊量為1億1400萬次;而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曾在院線獲得超過7億的超高票房,而該片在三家視頻網站的總點擊量只有7684萬次。僅就網絡點擊量而言,由新導演和草根演員拍攝的這類微電影,所能吸引的人次并不次于耗資千萬甚至上億的大電影。
有別于大電影千萬元級別的成本投入,一部90分鐘長度的“新媒體”電影成本可控制在50到100萬元,甚至可以更低,而投資回報率卻意外的高。據記者了解,芭樂網在2013年找來當紅的日本AV女優瀧澤蘿拉拍攝《正義聯盟》,片長不超過65分鐘,拍攝成本是每分鐘1萬到1.2萬元,總投資不超過100萬元。根據芭樂網提供的數據,截至2014年7月底,有近千萬人次付費觀賞《正義聯盟》,而免費收看的點擊量累計高達7100萬次。今年7月,芭樂互動聯合出品的驚悚題材微電影《朝外81號》在愛奇藝播出,截至采訪時吸引了近300萬人次付費點擊觀看。
芭樂總裁姚建疆表示,《朝外81號》的點擊收入經過播出平臺分賬后,投資方平均每天有3至5萬元進賬,收益相當可觀。
葉謙介紹說國內微電影發展至今不過四、五年的時間,背后龐大的收益吸引多人投入產業,但其產業鏈、制作與商業模式的不成熟及低入行門檻,給這個尚未茁壯的產業帶來不少的影響,從幕后工作、內容制作到利益分配,至今仍然未有完善的體制規范與分配機制。目前中國微電影市場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的引導下,以中央新影集團為首建設了目前國內最大最全面的微電影平臺,在體制上有一定的規范,但還需要時間,畢竟一個新的藝術門類需要時間和國家相關政策的管控。
2014年1月20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要求生產機構“持證上崗”,個人上傳“核實身份”,意在于進一步完善管理,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
同時微電影行業品牌的建設離不開具有相當規模的微電影活動,例如2013年創辦的亞洲微電影藝術節:2014年創辦的中國微電影明星大典、2014年創辦的西安金丹若國際微電影節等微電影活動形成了目前中國微電影品牌力量,產生了深遠效果,促進了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繁榮,提升了城市形象,對旅游、文化的推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