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北京爸爸說,孩子,你現在不用功,以后做不了官;上海爸爸說,孩子,你現在不用功,以后出不了國;廣州爸爸說,孩子,你現在不用功,以后賺不了錢……王岳倫對Angela說,你現在不用功,以后不帶你去奧倫達部落了。”
自《爸爸的假期》熱映后,其外景地奧倫達部落北京原鄉美利堅會員基地成為旅游者愛好者的新寵,并躍為熱門話題。
全新體驗:“爸爸的假期度假專線”
三月初,不少自駕族在路上聽到廣播里有這樣的消息——“奧倫達部落爸爸的假期度假專線開通了”。
其實早在《爸爸的假期》上映的第一周,“奧倫達部落”就被眼尖的網友人肉出來,和之前被“爸爸”們帶火的景區一樣,他們迫不及待地前去觀光。
如果說《爸爸的假期》滿足了粉絲的好奇,萌寶的逗趣表演為觀眾帶來樂趣;奧倫達部落“爸爸的假期度假專線”的及時出現則引起準爸媽、現任爸媽的共鳴,并燃起了參與體驗的沖動。
拋開親子元素和明星效應,奧倫達部落“爸爸的假期度假專線”最大特點就是獨特的美西風情與探秘感。在這個小鎮,冬天可以像牛仔一樣去滑雪、游冰雪世界,春天可以去踏青、探險或野炊;還可以去觀看鄉民排練話劇,或者去教堂為家人祈禱,找尋明星們留下的足跡……
緊隨其后,由奧倫達部落發起的“家庭關系日”、“幸福萌娃”評選等活動掀起了一陣“爸爸熱”,看過和沒看過《爸爸的假期》的人們不禁對“奧倫達部落”這幾個字眼產生了好奇。
制勝“武器”:奧倫達部落幸福系統
美國帕薩迪納城市學院教授雨果-施維茨經研究發現,好萊塢不少成功的影片多以父愛為主題。這就像一個謎題,讓很多觀察者困惑。謎底其實很簡單,故事的情節往往不是由編導決定的,而是由市場決定。自從“爸爸”系列節目和電影的推出,隨之而來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影響了無數家庭,以往家庭中有關生活的購買決策者多是媽媽們,如今爸爸的意見越來越被重視。大家逐漸有一種認同,市場開始青睞“爸爸”。爸爸們光臨的奧倫達部落自然也成為聚焦點。
不少人察覺,奧倫達部落區分于此前爸爸們“鍍金”的其他度假勝地,在于這里可以讓來者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家庭關系。在夢劇場,“RM的客廳”開門迎客,那位本是飛行家、水手的Cresswell老師正在分享他制造飛機的經歷,旁聽的萌娃或許就是下一個飛行家;爸爸也可以帶萌娃們去參加別出花樣的創意親子活動,來者會感覺到和家人間久違的親近感;如果全家都累了,直抵內心的“男人時間”是爸爸放松的好項目,萌娃則可以在花園邊看蝴蝶、小溪邊捉蝌蚪;如果你還有興趣體驗這里的夢想聚落,飛行聚落、紅酒會、詩社、高爾夫聚落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一段溫馨之旅將由此展開……游客造訪奧倫達部落的過程中,內心的熱情會被這里多樣的生活方式點燃,不再簡單依附于明星效應,而是學會我們應該怎樣善待家人,全家是否需要再來一次愛與分享的“發現之旅”。
在過往的印象里,高富人群的居住地基本是較難接近的“禁區”。而在奧倫達部落,人與人之間似乎是“透明”的,他們自發成立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夢想聚落,定期舉辦活動,彼此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一種大家園的和睦關系也讓每個獨立的家庭感染了正能量。
這些表象帶領人們探尋到“根源”——奧倫達部落幸福系統,這套體系在這個小鎮已經扎根,它在無形中帶動了高富人群共享共創的熱情,夢想聚落就是其中的亮點。此前有媒體評論,與其說奧倫達部落是中國首家幸福系統運營商,倒不如說奧倫達部落有先見之明,“抓”到了近萬名財智人士。這些人群中有高校教授、金融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等,他們主動參與完善了這套體系,引領了全新的人居潮流。
反思:水漲船高的圈層文化
業內觀察者發現,奧倫達部落幸福系統的 CIS 戰略相當到位,它很早就明白高富人群需要什么。正如“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揚名之作是《道德情操論》,此后10多年才寫就《國富論》。從思維層面印證出,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物質基礎,也需要精神追求。對于微觀層面的人居領域更是如此,奧倫達部落在實踐中準確摸到了市場的命脈。
中國傳統文化里歷來強調族群與圈子文化,更多人的存在感來自于其在人際交往中的圈層生活,奧倫達部落用幸福系統這柄“利器”,通過聚落活動引起高富人群的情感共振,滿足了大家的人文需求,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士加入到這個陣營,衍生出更多的聚落,形成人本效應的連環能量場,最終達成了一種可持續的運營模式,而“爸爸”湊巧成為解開其奧秘的發現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