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一家企業公開招募國內罕見的“游戲評價師”,使得該職業如前段時間引發關注的“酒店試睡員”一樣,成為令網友熱議的當紅職業。而讓不少網友意想不到的是,對于這種思維邏輯性要求頗高的評價工作,女生的縝密和敏感或許更有優勢。
圖1:男性網友調侃,中國女性應該后悔沒有過早“沉迷”游戲
游戲評價師這個新鮮的職業,引發了國內網民尤其是年輕群體的關注。盡管該職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并非剛剛出現,但在我國出現正式招聘還尚屬首次。據悉在美國,游戲評價師從業于權威金融分析機構,作為整個分析機構的專業評價師,他們為涉及游戲產業領域的客戶、投資人進行項目前期評估以及市場競爭力分析等全方位服務。
游戲評價師的要求雖然在此次國內引發熱議的招聘海報中沒有細致描述,但就專業人士分析卻并不容易擔當。因為其需要多年來的游戲領域從業經驗,還需要對各個類型的產品擁有全局性的認識。在招聘目的上,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概念上的炒作,但據消息人士透露,招聘企業并非游戲研發公司、第三方企業招募“游戲評價師”,是在接軌國際,通過專業分析評估為投資人選擇項目保駕護航。
隨著游戲產業的發展,我國游戲產業體系也在逐漸完善,其衍生職業也在逐漸豐富。游戲評價師的誕生,實際只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它如同電競選手、COSPLAY藝人和游戲節目主持人一樣,正在日益增強的需求下被提上日程。我國僅2014年手機游戲發行量就超過5000多款,而其中贏利產品占比不足3%,如果國內也擁有健全的游戲評價體系,那么投資人的投入就不會如此損失慘重,因此越來越多的前期啟動資金,開始謀求專業評價師對其投資目標進行客觀評估。
圖1:女性對待游戲更敏感
而對于“游戲評價師”的出現,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并不會曇花一現。就和前段時間美國出現的一位8歲男童一樣,它一度因為在視頻前評價玩具,竟然可以獲得年薪百萬美元的收入。游戲評價師在多年前也是如此突然出現的,然而如今已經成為專業分析機構的常備人才,甚至導致我國盛大游戲美國退市的背后,那份被指低估盛大游戲能力的評估有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