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導演李文岐執導的戰爭史詩巨作《東北抗日聯軍》目前正于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黃金時間熱播。作為該劇編劇之一的苗若木談到自己筆耕不輟的創作之路,說道:“從‘技匠’到‘藝匠’只是一步之遙,我走得艱辛,而且還在路上。”
五年匠心寫抗戰,不忘初心圓一夢
電視劇《東北抗日聯軍》全景式展現了東北人民抗戰的不朽歷史和東北抗日聯軍氣壯山河的英雄事跡,作為該劇最年輕的編劇,苗若木深感壓力之大,肩上的擔子之重,從選題立項并趕赴黑龍江集賢縣作采訪到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前后歷時五年,曾邀請43位權威黨史專家、抗聯史專家、軍史學專家、文藝評論家等對劇本進行反復研討論證。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部抗爭史詩,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等再塑造,展示東北的風土人情,人物有血有肉,故事環環相扣,凄美與壯烈渾然一體。
電影學者、著名影評人左衡評論苗若木參與編劇《東北抗日聯軍》如是說:“我以為,這段歷史的藝術化書寫,必須有年輕人。不是戲說,不是惡搞,而是以誠意、尊重和專業的素質來寫作。苗若木是一位令人放心的年輕編劇,這一方面是指她扎實的寫作能力、相當豐富的創作經驗,另一方面更是指她對歷史、人生和社會的觀察與領悟,是清澈的,陽光的,溫暖的。她的劇作有女性特有的細膩柔韌,同時沒有某些女性作家的矯揉和自我中心的弊病,賦予了殘酷戰爭一抹玫瑰的亮色。”
五年的心血終現熒幕,在《東北抗日聯軍》首播發布會上苗若木深一鞠躬,淚如雨下,她看到的不僅是作品首播可喜的成績,更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于創作夢想的堅持和熱愛。
不存在沒有遺憾的創作
今年26歲的苗若木自13歲連載武俠小說開始,已經從事了13年的文學創作工作,少年時期曾出版過《愛情三十六記》、《冰城燃起不滅的激情》等題材多樣、風格迥異的小說作品,而后走上編劇之路,創作了《五步七招》、《東北抗日聯軍》、《報國忠烈之趙尚志》等十余部電影、電視劇作品,在80后編劇、作家群體里,苗若木是“佼佼者”,而她卻認為自己是一個“幸運兒”,她講道:“創作前期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感性的思考和生活體悟,但落實到筆頭上,需要理性思維的宏觀調控。很多人說創作受到限制,其實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寫過青春時尚的都市情感題材,寫過驚險刺激的懸疑刑偵題材,寫過氣勢磅礴的軍旅戰爭題材,苗若木已參與完成了一部電視劇作品和十余部電影作品,她坦然地說道每次創作完成后自己都是有反思的,遺憾也是必然存在的,正是因為“遺憾”的存在,激勵著她更加堅定地走在這條看似繁花似錦卻又荊棘密布的創作之路上,她縱橫馳騁書寫戰爭年代大戲,卻在生活中細細體悟每一個靈動的瞬間。
從“技匠”到“藝匠”一步之遙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電視劇《東北抗日聯軍》作為首部獻禮劇目熱播現已引起熱議,作為編劇之一的苗若木表示,創作從來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事,一部作品的誕生背后必然是無數人辛勤耕耘的結果,是整個藝術創作團隊的心血之作。
“如果想要真正進入到創作門類之中的話,對創作的愛就必須要冷下來。熱愛要有,但創作者必須冷靜且理智地處理愛與創作之間的關系。就像釀酒,淡了,不夠勁,濃了,也受不了。”苗若木說參與創作《東北抗日聯軍》是對她本人的提煉和考驗,歷時五年,她從中精進的不僅是劇本創作的技藝,更多的是感悟到藝術的無窮魅力。從技藝工匠到藝術工匠其實只有一步之遙,苗若木表示自己在路上,不論多艱辛,還是愿意走下去。
人物介紹:苗若木,編劇、作家,黑龍江哈爾濱人,現居北京。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代表作:《東北抗日聯軍》、《報國忠烈之趙尚志》、《五步七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