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ngelababy電視劇首秀《云中歌》將接檔《花千骨》登陸熒屏的消息,成功壓下娛樂圈感情緋聞,登上熱搜話題榜。由《盜墓筆記》、《大圣歸來》等作品掀起的IP旋風再次席卷而來,然而跟風囤積、亂象叢生的IP影視化事業是否還依舊是眾人追捧的“香餑餑”呢?
“拿來主義”大行其道,IP熱潮需“退燒”
超級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識產權)這個詞,早在2014年已成為文創行業的高頻詞匯,并以深厚粉絲群體積淀和超級利潤的名義迅速攻占影視劇市場。其中,網絡劇對強IP的依賴遠遠高于電視劇,據數據顯示,本季度熱播網劇排行榜前十名中,由網絡熱門IP改編而成的網劇高達7部,甚至有人戲言:得超級IP者得天下。熱門IP所帶來的高知名度、廣泛影響力,意味著大量的粉絲基礎,而這些正是收視成功的基本保證。
但事實上,這類IP對播放量的貢獻和價值轉化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在針對熱門IP開發的過程中,有太多“橘遷淮北則為枳”的失敗案例,造成IP能量的錯位和流失。即使是業內一直津津樂道創下播放傳奇的《盜墓筆記》,也依然擺脫不了遭遇粉絲瘋狂吐槽圍攻的窘境,甚至連原著作者南派三叔看過之后都直呼“看傻了”。更有甚者,連積淀深厚有著成功IP開發歷史的《超凡蜘蛛俠》也不得不面臨重啟的事實。
而更多的版權公司對于IP的認識還依舊停留在“是一個利用粉絲經濟來快速圈錢的套路”,只要劇情不離題萬里,服裝特效維持水準,“小鮮肉”演員撐場,就有巨額利潤滾滾而來,大多時候甚至連這幾點都不能保證同時做到。所謂的IP開發,變成了速食般的文學影視化過程中,借助小說粉絲刷出的漂亮成績,“拿來主義”大行其道,網絡文學IP化陷入了“拍一部,毀一部”的惡性循環。
從改編到粉絲轉化,IP開發有例可循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僅千萬的《納妾記》在播放量暴漲的同時,能夠收獲良好口碑得到原著粉忠實擁護,引得原著作者沐軼自主點贊和認可顯得難能可貴。2015年7月9日,改編自網絡熱門小說的自制網劇《納妾記》在PPTV聚力獨家上線,開播首日的單日播放量就突破千萬,上線10集網絡播放量達到2.57億,并趕超《盜墓筆記》等投資額遠高于它的網劇,連續兩天蟬聯網絡熱播排行榜首,成為自制網劇市場以小博大的現象級IP。
在收視口碑雙贏的背后,除了PPTV聚力自制實力和經驗的支撐外,更多的是對優質自制網劇內容的極致追求和誠意。對用戶精準的把握和平衡的改編模式,使其成功避開了IP開發中的兩大難題,探索出一條高效的自制之道。
改編模式作為網絡IP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問題,難度系數居高不下。將文字轉化成影像需要的不僅僅是去粗保精的篩選和高超的呈現技術,還需要顧及日益挑剔的用戶需求,完全照搬小說幾乎不大現實,但隨意改編則很容易引起原著粉的不滿,從而丟掉粉絲基礎。PPTV聚力《納妾記》較好的把握到這一平衡,雖然網劇《納妾記》號稱最尊重原著粉的改編,但從人物設定到節奏把握都有著顛覆性的變化。它保留了原著人物的發光點和最吸睛的破案故事,又加入了許多網絡流行文化和詞語,臺詞對白和感情脈絡更加成熟清晰,形成小說迷不能劇透又廣受原著粉認可的和諧局面。
IP開發過程中第二大考驗,將粉絲轉化成網劇受眾則是一個更加微妙的過程,關系到IP能量能否發揮最大價值。《納妾記》精準定位粉絲人群,“顏值”、“槽點”一個不少,納妾穿越加破案的題材更別具一格,成功俘獲了大量忠實觀眾,男性觀眾占到觀看用戶的78%,成為網劇市場一大亮眼現象。而直追電視劇標準的投入和制作,則很好的緩和了粉絲從文字到影像的適應過程,特效制作更被譽為良心出品。最終,在原著粉絲基礎之上,有效黏合了更多忠實網劇觀眾,為用戶基礎注入新生力量。
《納妾記》的成功顯示不是行業的一個獨特個例,它為褪燒后的IP開發之路指明了回歸的方向。囤積IP不再是制勝內容產業鏈的唯一法寶,最大化的進行IP開發才是正確之道,唯有在超級IP深厚的粉絲基礎之上精心打磨,才有可能讓超級IP土壤上長出真正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