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講過:人生那么短,怎么可能還要花那么多時間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在《清訴》第8期中,有“創意天后”美稱的臺灣著名廣告人李欣頻用超越時間的熱忱,同清水姐姐一起為觀眾朋友帶來了創意與修行的能量,她說:“創意與修行是一體兩面的,人生應該凈空自己的心靈,如此才能有廣大無邊的創意場。”
在《清訴》這期節目中,李欣頻用了大量的比喻與案例來講述創意的議題。“創意決定論”是李欣頻去年在創意講堂中講課的重點。她說:“創意最大的精神就是不要被貼標簽,你必須把過去的成見清除,你才能第一次品嘗當下的新鮮。實際上創意這件事情跟開心的頻率是有關系的,當你在開心跟充滿熱情的狀態時,才可以讓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達到一個非常快樂的境界。”對此,李欣頻分享了讓自己快樂的竅門,她會用 <音樂欣頻率>來宣泄自己的突發情緒。
如何才能夠讓生活變得有創意?李欣頻認為創意是一個帶有能量的動詞,我們必須站在一定的人生高度上審視自己,以一個獨特的角度看自己,然后才能以新的生命高度開出璀璨的花。電影《海上鋼琴師》有句話說:鋼琴若有無限長的琴鍵,人就沒有辦法彈曲子,所以琴鍵必需要有限,才能彈出無限的曲子。所以說,死亡就是人生的有限,有死亡人生才有機會活出焦點。
“我覺得欣頻是從環境的角度去觀察了自己的存在。”清水姐姐在節目中拋出了這樣一個命題。
李欣頻把這種認知稱為“演員式的劇場生活”,用換位的形式了解彼此,把自己變成對方,反而會看到另外一種風景。
談話中,“暫停鍵”這個詞語在李欣頻眼中被看得格外重要,她認為人在被情緒牽著走的時候,適時按下按暫停,思考要以哪一種反應來面對問題,這樣就不會讓情緒決定命運。
李欣頻說:“有一部電影叫做《奇幻人生》,有一個人,他的人生是照著劇作家筆下內容來過他的人生,所以我常常說,如果我們就是自己的編劇、自己的導演,自己的演員,我們就可以鳥瞰全觀的角度,以很多的層面去看自己,。這就是創意。”
沒有創意,未來會怎樣?李欣頻大膽地預見:沒有創意,即使是非常專業的醫生、律師、建筑師、工程師、新聞工作者、會計師、翻譯者、出版社……都將被迫轉型,因為這些專業將被科技或機械所取代,人們只需發揮想象力、直覺力、聯想力、美學力、創造力就好。
不僅如此,李欣頻還熱衷于有養份的旅行,她把旅行比作最高單位的靈魂營養劑,在旅行中不停地解構并重組慣常的認知與生活習性,時間久了就積淀出創意彈性。她坦承:“旅行是把自己放在不同的容器里面,看看自己變成什么。我常常會用河流的方式,鳥瞰自己的人生,如果我是一個流域的話,我從哪里起源,我流經哪里,我的分支到了哪些地方,然后有哪些分支匯流到我的生命里面,那我的生命流又可流經到哪些人身上,我可以給予他們什么,最后我在什么時候流向大海……,那個是一個很美的過程,那種大自在的狀態,就是天人合一。”
生命是一場恩典。李欣頻一向身體力行 “夢想可以復制,幸福可以傳染”的理念,在這期《清訴》節目里,又一次展示出創意滿盈的場域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