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倩
關鍵詞:港囧 華視網聚 互聯網 新媒體發行
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可以說是打開了新紀元。9月初,全國票房突破300億,超過2014年全年296億元的票房;剛剛結束的國慶檔最終累積報收18.5億元,《港囧》《夏洛特煩惱》《九層妖塔》位列三甲,遠超去年的10億紀錄。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化程度加深,跨界資本的大量進入,IP電影、泛娛樂化成為新的“關鍵詞”。連股市都說,黃金周假期電影、旅游產業的大爆發讓A股有了反彈的利好信心。
而《港囧》無疑是今年國產電影中最具話題性的一部,累計票房15億已是內地影史2D影片的票房冠軍,且影片票房還在不斷增長中,《印囧》也被提上了日程?!陡蹏濉返脑俅螣岵?,我們將其定義為“徐崢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正是在互聯網信息碎片化時代背景下所催生的。
A.國產電影進入新紀元
●數據: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全國共上映新片161部,同比增長22.9%,總票房203.63億元,同比增長48.9%。全國熒幕總數超過28000塊。從2005年到2014年,票房從20.46億元增長到296.39億元,且維持了每年30%左右的增長速度。業界普遍認為,2015年票房可以突破400億元大關。
今年以來,國產影片表現令人振奮。其中以《捉妖記》24億破《速7》票房紀錄、《港囧》15億2D票房冠軍尤為耀眼。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這個時代對于電影藝術所追求的深度問題,從商業思考的角度來說,盡管徐崢是一位導演,但他同樣是一名成功的創業商人,他選擇從電影產業切入并獲得“現象級”的成功,透過“徐崢現象”會發現,徐崢從1994年畢業之后至今一直在不斷摸索,直至今日,他已經在互聯網時代下構建出一個商業模式。
B.互聯網帶來行業新生態
●業界:近年來,互聯網公司開始陸續進軍影視業。2014年6月,阿里巴巴完成對阿里影業的收購;7月百度宣布成立愛奇藝影業公司;樂視、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的電影公司也相繼成立。今年8月,捷成股份擬32億購華視網聚,版權運營業務被重新估值;今年9月,騰訊宣布成立騰訊影業和企鵝影業,高調加入電影行業。資本紛紛進入,互聯網與電影的融合成為大勢所趨。
《港囧》還未上映,徐崢獲1.5億的消息就已經漫天,在這條“囧”之路上,我們可以清晰看見徐崢的探索之路,互聯網為“囧”途帶來清晰的數據分析,從《人在囧途》起,徐崢就能夠在互聯網觀看數據中抓住觀眾的點,例如觀眾最愛笑,笑的點在哪,都是誰在笑等等,直到《港囧》,其強大的互聯網營銷的更是令人感受到互聯網時代對于影視業的影響。 比起藝術家這種名號,徐崢更像是一個產品經理,一個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產品經理。而《港囧》的新媒體獨家版權被華視網聚以高價攬勝后,更是打開了其多屏化全媒體的戰略。
伴隨電視機的4k標準普及、寬帶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家庭客廳的觀影環境越來越優越,正逐步成為合家歡觀影、家庭娛樂互動的重要陣營。新媒體正與院線形成相互推動、共同發展的良性關系。新媒體為影視的院線上映提供傳播、預熱;在院線期提供口碑與話題擴散;當院線期結束、新媒體上線時提供新的收入來源以及進一步的發行傳播。華視網聚是服務于影視新媒體分銷、傳播、運營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運營體,它為《港囧》帶來的是一場真正意義的全民狂歡。
互聯網讓不少非科班出身的年輕電影人有了施展的舞臺。華視網聚更是認為,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力量通過用戶推出創作人,比如將新人導演的作品先推送到手機、電腦端、高鐵屏等新媒體,先為這些渠道的用戶了解和接受,再將他們推向大熒幕。不僅如此,在與互聯網的博弈中,知識產權保護和法治保障的推進,都在促進中國電影產業模式優化和升級。同時,網絡化程度的加深對傳統電影公司形成了沖擊。面對電影市場生態的變化,他們亟待重新定位和策略調整,尋求與互聯網、與更為廣闊的新媒體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