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陳俊嶺
今夏,繼新科票房冠軍《捉妖記》引爆“最強暑期檔”后,國慶檔以18.5億元總票房刷新歷年國慶檔紀錄。其中,《夏洛特煩惱》、《九層妖塔》、《拯救吾先生》、《港囧》四部國產影片貢獻近16億票房,占比高達8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影片的成功背后閃現出一個交集:微影時代。繼成功投資出品《大圣歸來》、《滾蛋吧!腫瘤君》等賣座又叫好的影片后,參與國慶檔影片投資、發行、移動營銷的微影時代,再展電影投資眼光。
“基于數據,我們可以對內容最終是否受歡迎,有一定的判斷。經過分析后我們發現,青春校園題材電影更受90后的青睞。”談及成功電影投資的秘訣,參與投資《夏洛特煩惱》的微影時代CEO林寧告訴記者。
如果說電影票房是一個神奇的魔方,如今的玩法已經不同以往。以往市場熱衷于大場面大制作的電影,而今80后、90后的主流觀影人群更喜歡青春劇,搞笑劇等題材的電影。如何玩轉90后最愛的青春劇?我們不妨先從復盤國慶檔開始。
“85后”是絕對主力
來自電影專資辦的統計數據顯示,國慶檔網票出票比已超過7成,在線選座平臺已成為消費者的主購票渠道。透過在線選座平臺后臺大數據,可略見國慶檔18.5億元票房背后觀影人群年齡構成。而通過分析這些80后,90后對電影題材偏好,也可為志在投資電影市場的資本方提供投資參考。
作為目前在線選座的主渠道,微影時代旗下的微票兒平臺在國慶檔的出票量達到了4.7億,占到國慶檔總票房25%以上。其中,在口碑爆棚的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和視效精良的《九層塔妖》兩片的出票量占比分別高達35.3%和33.1%。
根據微影時代在線發放的11558份有效調查問卷顯示,90前用戶占比超過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其他二線票房城市。90-95年的用戶比較大約占30%,95后占比不到2%。
中國觀眾的男女比例分別為46.38%和53.62%。其中男性觀眾19歲至30歲的占比為74.8%,而同年齡段的女性觀眾則高達77.54%。30歲至40歲的男女觀眾分別占比20.13%和18.86%,比例也相當不小。可見,“85后”和“96前”是目前中國電影觀眾的絕對主力。
其中,55.18%擁有大學本科學歷,超過半壁江山;中專、大專畢業的占27.87%,碩士及以上的占9.92%。這三類觀眾加起來,竟然占了總量的92.98%,幾乎一統天下。計算下來,中國的電影觀眾80%以上擁有大學學歷(含本科和專科)。
從觀影頻率看,“每周去”的達35.99%,“每月一次”的接近50%。由此可以推斷,平均下來,大學生每個月看一次電影是比較可靠的狀態。
總體而言,目前中國電影三大主力觀影人群分別是都市白領、小鎮青年和大學生,其中都市白領絕大多數由大學生轉化而來,小鎮青年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大學生,繼而成了都市白領。中學生經濟來源較少,觀影頻率會少一些。
“青春校園”題材最受歡迎
90、00后觀眾更偏愛哪些類型的影片?數據顯示,2013-2014短短兩年時間內,青春校園題材電影累計票房突破40億,成為目前中國電影市場最賣座的類型影片之一,這其中不可忽視的是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
在今年熱映的影片中,《何以笙簫默》、《小時代》、《梔子花開》等青春片更受90后青睞,分別創造了的3.5億、4.8億、3.7億的票房佳績。00后則更偏向動畫片類型。
業內人士分析,校園題材更受大學生歡迎,首先是因為有一份置身其中的情懷在里面,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另外是明星帶來的“粉絲效應”,大學生人中擁有龐大的明星粉絲團,成為影片票房的強有力推手。
作為互聯網的土著,90后對于社會時尚、明星文化有著較強的敏感度,對于電影,他們相對來說更關心影片的演員陣容,包括演技、個人風格和顏值等,而年長一些的觀眾更多關注故事類型與情節,這與彼此的生活閱歷、價值取向的轉變有關。
一般情況下,大學生都處在17歲-22歲之間,恰好是中國電影的主力觀影人群。大學生這個群體不但有較強的消費能力,更關鍵的是他們有充足的消費時間和旺盛的消費需求。
據調查,大學校園周邊的影院明顯比其他地方票房要好很多,尤其是上映前3天,穿學生服裝的觀眾非常多。不同年齡組的觀影喜好與消費習慣存在明顯差異,90后群體中,大學之前、大學時期、22-25歲就是三個截然不同的觀影群體。
正基于此,不少青春校園題材影片,在后期的宣傳營銷過程中,都集中主要火力,瞄準全國的大學校園,部分低成本影片甚至不必做其他方面的推廣,只針對大學校園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
以年初上映的《十萬個冷笑話》為例,這是一部針對90后人群的影片,合作尚在討論階段,微票兒就將自身定位于“首席玩耍伙伴”,而不是單純的票務平臺。在微信朋友圈發起了手機彈幕游戲,這十分貼近90后需求,最終助該片獲得超1億票房。
緣何青春片更受90后青睞?林寧認為:一方面,這里有一份置身其中的情懷在里面,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是明星帶來的“粉絲效應”,90后人群中擁有龐大的明星粉絲團,成為該類影片票房的強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