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娛樂網!
日前,在北京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眾多圍觀者的目光,不少年輕女孩在北京南鑼鼓巷舉牌“拒絕小鮮肉”,引來眾多圍觀群眾。對于這些女孩們為何用舉牌的行為標明 “拒絕小鮮肉”,大家更是眾說紛紜。
小鮮肉一詞源于網絡,然而在日趨網絡化的今天,小鮮肉一次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對于很多關注潮流的朋友來說,小鮮肉似乎成為了完美男人的代表,高富帥已經不能代表女孩們心中的向往,滿足條件還要夠“鮮”才最好。不過北京南鑼鼓巷這群美女似乎與“主流”觀念相反,用簡單的行為藝術標明自己對小鮮肉不感冒,小鮮肉,“我是拒絕的”。
記者隨機對圍觀群眾進行了采訪,有些圍觀者認為又是一次商業炒作,不過客觀的來說,這種炒作“找對了點”。小鮮肉現在來講可謂是無孔不入,真人秀要有小鮮肉,各類綜藝比賽要有小鮮肉,電視劇要有小鮮肉,以至于哪怕有一些“老臘肉”的節目,最終站在勝利者位置上的也一定是小鮮肉。那么小鮮肉真的那么好嗎?很多行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晨跑的年輕人對記者說:“小鮮肉只是一種噱頭,確實不應該作為一種潮流來對待,中國人講究沉淀,人生閱歷豐富的人才是最有魅力的,新鮮只有一時,中看不中用。”而一位路過的大媽更為直接,她索性指著女生們舉起的牌子說:“小鮮肉就是舉不動煤氣罐,在我們那個年代這些軟腳蝦都沒姑娘喜歡。”
除了行人們比較認同拒絕小鮮肉之外,網民在調查中也對小鮮肉越來越反感。女朋友開玩笑時會說男友不是小鮮肉,看電視劇更是滿眼小鮮肉,沒有一點熱血硬派的氛圍。有網友直呼,現在對小鮮肉的審美毀了中國影視業,多年來已經沒有像樣的戰爭片了,而這一點似乎也在影響著整個藝術界,難怪有網友呼吁,希望小鮮肉適可而止,多一點血性本真,正能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