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演員黃渤對外宣布暫停所有片約,開始歷時一年的休整時間。但宣布休整卻并未退出公眾的視野,黃渤依舊出席各種場合,從電影發布會到為動畫片演唱主題曲,再到參加一檔真人秀節目,黃渤用“機器需要大修”來比喻自己的假期。但隨著休整結束的臨近,黃渤也即將開始投身于新的工作之中。近日,黃渤受邀安徽衛視《易時間》專訪。在節目中,黃渤與易立競不僅暢談了今后的種種打算,還回顧了他從草根到明星的脫變歷程。
大師可以學習 但不可以復制
從酒吧走穴歌手,到如今炙手可熱的國內一線男演員。也許連黃渤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在演藝道路上開花結果。在外人看來,黃渤的成名經歷透著一股幸運勁。但熟悉黃渤的人卻說,黃渤的成功除了他的努力,更多和他待人處事方式有莫大聯系。
從出道至今,黃渤留給觀眾的印象多是喜劇形象。不可否認的是,黃渤對于喜劇角色的把控能力一直被業內所津津樂道。從電影《瘋狂的石頭》中滿口方言的“黑皮”,到電影《泰囧》中那個爭強好勝的“高博”,黃渤為觀眾塑造了眾多經典喜劇形象。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曾評價黃渤為“中國的卓別林”。對于其他演員來說,被貫以類型片演員多少會有些尷尬,甚至是千方百計要擺脫身上的固有標簽。但在黃渤看來,成為喜劇演員和成為全能型演員兩者之間沒有差別。
黃渤認為,喜劇如果能把握好,并一直保持下去并沒有什么不對。如果每一步戲都要談“突破”,那是不現實的。黃渤略帶調侃地說,哪有這么多突破,整天談轉型、講超越,意義不大。對于有人拿他與許多喜劇大師做對比,黃渤認為無論是否演喜劇,大師都是值得學習,但不可復制的,只有迎合時代和觀眾,才會成為觀眾的寵兒。
唱歌跳舞的“烏托邦”歲月
和如今位列國內一線實力派演員相比,十年前的黃渤和今天有著天壤之別。那時的他還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草根演員,在出演《瘋狂的石頭》前,很少人能記起那個在《上車,走吧》中的山東小伙。而在更早之前,黃渤還有過一段當酒吧駐唱歌手的經歷。
黃渤用“烏托邦”來比喻那段時光,雖然當駐唱歌手有太多的艱辛,連演出服都是自己親手縫制,但在和同伴一起相處的日子里,有飯同吃,有衣同穿,眾人一起全國各地演出旅行,是相當充實的生活。
但黃渤也說,如果說一點也不苦,那絕對是說謊。每天扛著八十斤重的箱子到處走穴演出,如果沒有對夢想的執著和對美好前景的期望,尋常人真的很難挺過那段日子。但無論如何,黃渤覺得自己的青春過得很充實,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對于未來,黃渤不奢求能獲得別人何種評價,一句“無所謂”表明了黃渤所有的態度。他說,曾經有過憧憬,希望在自己所處的領域內留下印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內心的變化。黃渤明白,現在所有的一切在未來都將化作絲絲塵埃。更多專訪內容,敬請收看騰訊視頻《易時間》黃渤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