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游結合對于關注手游產業的朋友來說,一點都不會陌生。但當一款名為《星學院》的手游快速走紅之后,大家開始給予這種模式有了全新的思考。與愛奇藝大力開展的影游結合不同,這款《星學院》的發行公司是一家動漫企業,而該企業在卡酷頻道推出的同名動畫已經小有名氣,這種企業自身跨界開展業務的模式,不僅讓筆者想要來一次追憶,看看影游結合在中國的歷史發展。
在追憶之前需要說明的一點的是,盡管筆者伴隨游戲產業一路走來,但其中一些事件或多或少沒有專業人士經歷的那么周全。因此我們的追憶只挑選一些擁有特殊意義的案例,如果涉及某些人的某些產品沒有被提及,那么不好意思或許是因為不夠成功已經淹沒在歷史洪流了。
中國最早的影游結合是什么?最成功的可謂就是《仙劍奇俠傳》,這部電視劇不僅捧紅了如今的劉亦菲、胡歌等當紅新生代藝人,更在當時形成了一股游戲風潮。或許你會說,仙劍誰沒玩過?但那個時候除了80年代的老玩家懷舊外,很少有人去關心這個“老古董”,筆者就見過學生妹子去買仙劍游戲,并堅持的認為是電視劇改編而來。那個時候的影游結合,可以說是圓了單機粉絲的一個夢,但對產業的影響并不夠深遠,卻也不失為開了一個好頭。
隨后的影游結合,就有點走偏了,但也是這個摸索過程中的必經之路。當時的完美游戲率先宣布成立影視公司,一個游戲公司做電影,大家都很好奇且期待,但第一部電影真的和完美游戲沒有任何關系,可人家的確賺錢了,這開辟了游戲公司跨界經營,不以單純游戲業務作為營收的先河。當然,這里指的主要是兼顧游戲產業和影視產業的模式。
完美在這一方面的探索,直接成就了影視公司的同時,也配合市場需求推出了自己的三方推廣企業,這個模式讓后來出來單干的尚進得到真傳,因此麒麟網絡的發展軌跡幾乎和完美出奇的類似,唯一不同的是,在嘗試《畫皮》成功后,在《畫皮2》推出的同時,麒麟網絡推出了《畫皮世界》的游戲產品,這是真正意義上一家企業徹底進行影游結合的案例。
接下來的影游結合,就變得更加廣泛和多樣了。從麒麟網絡走出來的邢山虎,在2012年以300萬天價購買了當時網絡熱播的《我叫MT》動畫改編權,很多人或許后來總結的多數是優質IP對企業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游戲企業第一次向產業外影視產品尋求合作的一種方式。
這之后就進入了手游火熱的發展大潮中,而各種模式的合作也可謂屢見不鮮。各行各業幾乎在互聯網+時代開始充分應用自身的各類優勢。愛奇藝更是在2015年大打影游結合的組合拳,什么《花千骨》、《瑯琊榜》,玩的不亦樂乎。可就在很多人覺得看到合作希望的時候,筆者想要說的卻依然是《星學院》,因為這家名為杭州美盛動漫有限公司的企業同時推出動漫和手游,這種成功的方式在這次追憶中似曾相識,但又與眾不同。
細心的讀者或許發現了,在筆者追憶的影游結合歷史中,《星學院》的方式和麒麟網絡的做法類似,但卻更加直接,更加徹底。和之前要進行試探和布局不同,如今的影游結合模式來的更加直接,也說明企業對待這樣的模式更加自信,更加嫻熟。然而,這之間相隔的時間僅僅只有三年。這時候去回想2005年登上熒幕的《仙劍奇俠傳》,是不是感慨頗多呢?
如今,都說2015年是手游整合的一個關鍵年,誰都不好過。但2015年即將過去了,那么2016年在手游產業摸爬滾打的小伙伴們,又該如何混呢?當我們回顧一個成功模式的歷史,再回望現在,你是否還會糾結不前?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誰又規定手游企業必須做游戲,非游戲企業不能做手游呢?難道從一開始勵志成為一家漫威一樣的企業,真的還算不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