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徐黃麗父母紀實
文/閆振興
(圖為徐黃麗)
圖為紀念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經典文獻《跨越:特區30年》
深圳,三十幾年前,還是一個不足兩萬人口的邊陲小鎮,而今,已是14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奇跡。奇跡的深圳,造就了無數奇跡的人和事,徐黃麗便是奇跡中的奇跡!
一個1999年11月出生,才剛滿3歲的孩子,居然獲得了首屆世界華人藝術節舞蹈大賽金獎,更令人驚奇的是從4歲起,開始參加電影、電視劇的拍攝,訖今已拍攝影視劇多達76部。因此,2010年9月26日,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作出一項驚人的決定,給徐黃麗正式頒發證書:“世界上拍攝影視劇最多的女童星——徐黃麗”,證書編號:Z-06583-1009-01。她還參與了電視連續劇《命運》的拍攝,由此成為載入中國共產黨黨史資料庫的女童星第一人。
其實,任何奇跡的產生,都有他的客觀條件和內部因素。正如深圳,在改革開放的國策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把深圳作為了“試驗田”,試驗成功,創造了奇跡的深圳。而影視界的這個小童星,徐黃麗正是在深圳這個社會大背景下產生的。當然,遺傳基因,家庭的熏陶、后天的培養,不無關系、更重要的是徐黃麗父母的付出。
(圖為作者閆振興與徐黃麗合影)
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藝術熏陶
徐黃麗,女孩,今年十歲,讀小學五年級,深圳人。父親徐雪根,弟兄三人,哥哥、弟弟開影樓。徐雪根是攝影、攝像師,從事過影視非線編輯工作,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深港地區專題部任攝影記者。
母親黃素華,廣東紹關師范畢業,來深后,從事幼教工作,能歌善舞,吹拉彈唱多才多藝。可以這樣說,徐黃麗是在鋼琴聲中孕育,在歌聲中生活,在閃光燈下成長。徐黃麗樂感極強,藝術稟賦極高,在胎中就奠定了基礎。黃素華在懷孕期間,每天早晨堅持練聲,晚上彈鋼琴。她又是個性情溫柔的女性,遇事從不動怒,而心中的喜怒哀樂常以歌聲表達。小黃麗出生后,在媽媽的懷抱里,搖籃中,催眠曲中睡去,歌聲中醒來。嬰兒時的小黃麗,即使生病或身體不適煩躁不安時,只要聽到媽媽的歌聲,便會安定很多。稍長,牙牙學語,她的“啊,啊”之音似乎也比一般孩子有節奏感。待到蹣跚學步,小黃麗都可以一腳高一腳低地隨著節奏踏步。
徐黃麗說話也早,一歲多便會背很多的兒歌、童謠。在她兩歲多的時候,因母親從事幼教工作,繁忙而責任重大,家庭條件又不是很寬裕,沒能力請保姆,只好跟著做攝影工作的父親一天東奔西走。她父親一邊工作,一邊照料她,很是辛苦,然而辛苦沒有白費,沒想到這個時期恰恰開拓了小黃麗的視野,在接觸眾多的明星和導演之時,演藝界的那種文化氛圍,肢體技巧,語言藝術,無形中浸潤了小黃麗的心靈。香港國際娛樂制作公司的總裁陳凱嵐就是在這個時期認識的,后來她引見了港臺和中國大陸的不少明星和導演,為徐黃麗迅速踏入影視圈鋪下了一條金光大道。
有一次,徐黃麗的父親帶她參加一個演出活動,舞臺上需要臺下的小朋友上臺一起跳舞增加氣氛,兩歲的她硬是被舞臺上的藝員拉了上去,別的孩子還沒上到臺上就被嚇哭了,可是小黃麗很是開心,在臺上與大姐姐大哥哥們一道跟著節拍,歡快的翩翩起舞,頓時博得臺下觀眾熱烈的掌聲。
以后,只要有上臺的機會,她都不會放過。在一次看深圳金光華廣場T臺表演時,臺下的小黃麗看到臺上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表演得很精彩,蠢蠢欲動的她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把每個人的動作都記牢了,表演一結束,她立刻爬上T臺也秀了起來,臺下還沒來得及散去的觀眾和還沒卸裝的模特兒們,又都回頭來看她的表演,真的一點也不遜色于專業模特兒。等她“秀”完后,更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三歲那年,徐黃麗終于上了幼兒園。“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園里每個班都排練節目參加比賽,小黃麗參加舞蹈排練,園里老師說她學得最快、最好的一個。比賽結束后,園里為了照顧大孩子,把第一名獎狀頒發給了那位大孩子,她只得了個第二名,她才不干,哭著說,老師不公平,我跳得最好,為什么不是第一名,園長和老師都笑了,安慰她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第二名是比賽時跳得最棒的,這樣她才罷休。后來,在記者采訪時,園長感慨地說,徐黃麗從小上進心極強,孩子的心也象水晶一樣,摻不得任何一點雜質。
徐黃麗漸漸表現出的表演天賦,既給徐雪根夫婦莫大的欣喜和安慰,又給倆人造成了精神和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因為徐黃麗要走演藝道路,遭到了親友們的非議,說什么“戲子的地位低下”,這些舊社會流傳下來的世俗偏見影響了黃素華,再加之愛女心切,生怕獨生女兒有什么閃失,于是與丈夫產生了分歧,不贊成女兒踏上演藝之路。徐雪根是個很有主見的人,他說,絕不能讓女兒的演藝天賦就此埋沒,我再苦再累也要培養她成為一個國家有用的藝術人才。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經常瞞著徐媽媽,帶徐黃麗外出拍攝各種廣告片,在實踐中使徐黃麗適應攝影燈下生活,攝像頭下表演。還不惜重金請北京電影學院的退休老師呂志明和表演藝術家石慧娟老師給她上課。
石老師給徐黃麗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就發現小黃麗睿智過人,悟性極高,比她大好幾歲的孩子,學同樣的課目需要幾天,幾個月甚至要一年多時間才能學會,而她一個課時就拿下了,而且,眼神、動作表演得很完美。當時,可把石老師驚呆了,抱住徐黃麗就死命親了個夠。事后,石老師在向友人提起徐黃麗時說,她活這么大歲數,從事藝術表演教學一輩子,還是頭一回遇見這么聰明,有靈性的小朋友,當時看到徐黃麗學表演接受能力那么快,她真的激動不已,恨不得把她啃一塊下來吞到肚子里。徐黃麗出眾的才華,漸漸在社會上產生了一些影響,2005年被中港澳國際新聞報聘為形象大使。
2004年,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電視臺聯合攝制,并由著名導演李舒執導的20集電視劇《故鄉的云》,年僅4歲的徐黃麗飾演美籍小華人,獲得了巨大成功,還是幼童的她,從此走上了影視演藝之路。尤其2005年,一下子接了十幾部影視劇,黃素華也就接受了女兒走演藝這條道路,但孩子還小,必須由大人陪同照顧生活,所以便辭職長期陪伴女兒左右。
二、艱辛的拍攝生涯
在圈外人看來,拍電視電影,形象光鮮,萬眾矚目,是件非常榮耀而快樂的事情,其實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磨煉和意志的考驗。2007年,黃素華陪同女兒隨劇組到惠州市一座大山里拍電影《驛動的心》的時候,她們每天都是艱苦難耐,大山里蚊叮蟲咬,炎熱缺水,沒有廁所,痛苦不堪。第一天黃素華數了一下自己身上,竟被蚊子叮咬了一百多個包,后來實在堅持不住了,便撤出了大山,換上徐爸爸,大人都如此,更何況小黃麗,蚊子更喜歡叮咬小朋友,看到女兒兩腳兩腿被蚊子叮咬后,起得一片一片的紅泡疹,心疼得直掉眼淚。劇組為大家準備的驅蚊藥水,對大山的蚊子來說,根本不管用。大山的蚊子個頭又大、又多、又狠,別說人,連牲畜都被叮咬得直跳。徐雪根為了能讓女兒安靜的睡幾個小時,以便保證第二天拍戲,便用大蒲扇不停地扇風驅趕蚊蟲。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拍戲,徐黃麗沒有哭鬧,也不叫苦,象個小大人一樣默默承受著。
大山里荒草齊膝,枯木斷枝滿山坡,在一次拍戲時,徐黃麗把右腳大拇指踢破了,鮮血直流,簡單包扎一下,又繼續拍,徐爸爸問她痛嗎?小黃麗流著眼淚說:“不痛!”反而安慰她爸爸說,“爸爸別擔心!”一直到拍完戲,劇組撤下山,導演含著激動的淚水擁抱小黃麗,與之道別,感謝她對劇組的支持,贊揚徐黃麗人雖小,但有這種令人敬佩的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
徐雪根每談到女兒這么小就被推進了艱辛的拍攝生涯,心中都有種欠疚之感。他說,在一次拍攝《天地有愛》的時候,南方的冬天雖沒有北方的氣溫那么低,但也是攝氏16左右的溫度了。因為劇情需要必須半夜在海邊等雨,可一直等到凌晨三點,還是不見有雨的跡象。無奈之下,劇組只好決定改用噴水代替雨水。為了拍好那場戲,徐黃麗可真吃盡了苦頭,從凌晨三點接受噴水,一直到天亮六點。當戲拍完的時候,徐黃麗渾身上下都濕透了。在拍戲時,精力都集中在劇情里,似乎還沒什么,一停下來,小黃麗冷得打哆嗦,牙齒都磕地得得得的響。第二天就發高燒,病倒了。盡管如此,徐黃麗沒有半點怨言。
徐黃麗參演了很多戲,而難度最高、最艱苦的拍攝,要算2010年拍攝的《不能沒有娘》這個三十集的電視連續劇了。8月中旬進劇組,住在大連莊河市的蛤蜊島,歷時兩個半月,主演“海娘”女兒“招弟”。劇中的“海娘”由何琳飾演,劇情是一個海島女教師歷盡千辛萬苦,將兩個無親無故的孩子撫養成人的故事。由于是苦情戲,不少拍攝的場景要在大風大雨中拍攝。
東北那時已經很冷了,拍的是夏天的戲,不能穿太多衣服,冷得手都不由自主地發抖,拍完戲腳上都沒感覺了。“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里成長,大海呀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涌,隨我漂流四方……”,徐黃麗在海邊唱著這首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數臺攝像機不停地抓拍不同角度的鏡頭,突然,蛤蜊島上空烏云翻滾,海邊刮起臺風,海浪洶涌。因為場景需要,導演選定這天拍何琳和徐黃麗的戲,何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提前用塑料布裹好了身子,然后再穿上服裝,可是服裝師沒有提前給徐黃麗做好防水防凍準備,消防車一來到片場就“人工造雨”。在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場景中,徐黃麗與何琳一起進入鏡頭,徐黃麗哭喊著“媽媽——!”何琳也哭喊著“招弟——!”一遍又一遍感人的鏡頭打動了每一位在場人的心,徐黃麗的演技贏得了很多人的眼淚和掌聲。但是,站在旁邊的徐媽媽心疼得渾身發拌。這場戲下來,徐黃麗渾身濕透,全身冰涼。晚上回到海島別墅,黃素華馬上給女兒服感冒藥,因為第二天早上六點鐘起床還要繼續拍戲。
沒有經歷過北方寒冷的小黃麗,在拍攝《不能沒有娘》的過程中經常感冒發燒,但是為了整個劇組的進度,只好邊打點滴邊拍攝。
三、徐黃麗的藝術成就
徐黃麗的成功,與她過人的表演天賦有著密切的關系。她在跟上海戲劇學院的石老師學習的時候,反應特別快,學得也很快。上課差不多一年的時候,石老師就說,我不知道該教你什么了,你在我這里畢業了。
徐黃麗本身超強的記憶力也為其演藝事業加分不少。有一次在珠海市百藤湖拍戲的時候,徐典麗忘記帶劇本了,但是她始終能夠跟對手接上戲。一周后,電視劇《許愿樹》導演許美君為了修改臺詞,讓徐黃麗拿出劇本,這才發現徐黃麗在拍戲的時候,根本沒有劇本可看。導演問她你是怎樣記臺詞的?徐黃麗說,你在講戲的時候我就記下來了。許導演驚訝得睜大了眼睛。
徐黃麗雖然還是十歲的孩子,卻也經過了不少藝術的歷練,如今,已經成為了著名的影、視、歌三棲童星。她從小受著家庭父母的藝術熏陶和外部環境的影響,更主要的是她本人對影視劇及音樂、舞蹈有著深厚的興趣愛好,以及刻苦學習的習慣,3歲那年,居然獲得了2005年(澳門)首屆世界華人青少年藝術節舞大賽學前組金獎。同時還錄制了包括《廣州歡迎你》、《深圳歡迎你》、《愛心小天使》等多首原創歌曲。
徐黃麗4歲步入影視圈,她先后和李雪健、黃曉明、陳寶國、潘長江、高亞麟、姚晨、梅婷、王珞丹、楊冪、陶紅等大陸明星都曾合作;與港臺張家輝、方中信、張學友、宣萓,王傳一、劉若英、江淑娜等都演過對手戲。
導演們對她的評價很高,演啥像啥,比大人入戲還快,記憶力特強,背過一兩遍的臺詞,演起戲來一字不漏,而且表演一點不生硬做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導演和劇組人員不斷地把徐黃麗推薦給新劇組,而且戲份越來越重。在電視連續劇《小菊的春天/秋天》里,她扮演劉娜娜,這部劇由“臺灣偶像劇教母”柴智屏編劇,講述一個純真的湖南鄉下妹,在大都市的奮斗歷程,徐黃麗扮演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她的演技純真自然,給此劇增添了許多亮點。
中央電視臺著名導演,歷屆飛天獎得主劉艷臣在五十集喜劇片《精豆兒》拍攝過程中,感嘆道:“徐黃麗這孩子真聰明!拍戲的時候心中有譜,從不出錯。”
徐黃麗出色的表演,在演藝圈、社會上贏得了口碑,所以還參與了在CCTV-4黃金頻道滾動播出的深圳寶安區大型公益宣傳片,導演專門挑選她領銜主演。
二十集電視劇《畫之源》,經過幾輪正副導演的篩選,終于敲定小明星徐黃麗和大明星韓雪主演女主角顧小雪。韓雪飾演成年顧小雪,徐黃麗飾演顧小雪的童年。該片副導演梁鐵堅說,徐黃麗聰明過人,表演小品很正統,而且天真、活潑、可愛,幾乎和當紅玉女明星韓雪平分秋色了。
2010年10月22日,徐黃麗參與拍攝的最新30集電視連續劇《不能沒有娘》在遼寧殺青。該劇由何琳、徐黃麗等人領銜主演,姜彤、李艷、王偉等共同主演。編劇、導演、制片人黃凈偉,是沈陽電視臺國家一級導演。遼寧導演協會副主任,先后執導過400余部(集)電影電視。這部戲是黃凈偉導演花了整整十年的心血精雕細作而成。黃凈偉導演說:電視劇《不能沒有娘》招弟這個角色,我已經選了兩年多了,但都沒有適合的演員,最后通過其他導演以及圈內人士包括和徐黃麗合作過的演員的大力推薦。終于把徐黃麗定下來飾演招弟。通過兩個多月的拍攝期,我和《不能沒有娘》劇組班底包括全部演員都被徐黃麗深厚的表演功底所折服,選徐黃麗飾演招弟沒有選錯人。
徐黃麗之所以深受黃凈偉導演的欽佩,是因為小黃麗在劇中飾演的招弟這一角色,被她演得活靈活現。哭戲,大人都不好演,況且這還不是一般的哭戲,而是要一邊哭,一邊說臺詞,還要配合動作,又要冒著寒流以及消防車噴水去演,一般的孩子是難以顧及到方方面面而又表演得如此完美成功的。
徐黃麗說,拍影視劇非常有意思,她還表示要挑戰新角色,她曾在電視劇《天空下的愿望》中扮演一個身患癲病的小女孩,發起病來全身抽筋,但徐黃麗演起來得心應手,她說:“拳頭發抖,咬緊牙關,眉頭緊鎖,渾身哆嗦,覺得人很累便成功了。”這便是這個小童星的演戲經驗。
當記者問她,演哭戲,流不出眼淚怎么辦?她說,“實在哭不出眼淚的時候,就去狠掐自己的大腿,還可以打哈欠促使自己流眼淚。”果真來了個現場表演,一兩個哈欠打起來,眼淚“嘩”地一下子就流了下來。沒想到她還練就了這個絕活。
不過,拿手的哭戲有時也是很痛苦的。她說:“拍戲的時候,為了讓眼淚定型,要滴甘油,不小心滴到眼睛里,超痛”。
徐黃麗從2004年四歲起步入影視圈,六年來共參與拍攝電視劇36部,電影12部,專題片28部,是目前世界上拍攝影視劇最多的女童星。
四、生活中的徐黃麗
生活中的徐黃麗,其實和一般的小女孩一樣:愛粉紅色,愛吃零食,愛一些松鼠、熊貓之類的小飾品,希望自己越來越靚。當記者問她挨過打沒有?她說,媽媽打過她一次,不過爸爸批評媽媽,對孩子要說服教育。記者又問,“要是說不服你呢?”“他們就冷處理!”“什么叫冷處理?”“冷處理就是他們兩個都不理我”,小黃麗嚴肅地說:“我最怕冷處理了,他們都不理我,我好孤單,好傷心喲!”“冷處理多長時間?”“個把小時吧,或者等到第二天,他們就會細心的對我講道理,那個東西為什么不能買,一兩塊錢的項鏈為什么不能戴……其實,我的想法過一會也就變了,理解了爸爸媽媽”。
的確,生活中的徐黃麗是個乖孩子,她雖然經常請假出去拍戲,但學習成績仍然很出色,除了有過人的天賦外,更主要的是她的勤奮刻苦,她知道孰輕孰重,除了拍戲,就是學習,從不吵鬧著要去玩。她媽媽本身就是教師,陪小黃麗在外拍戲的空檔,就堅持給她補課。同時也要感謝老師,為了能使她的學習進度與班上同學保持一致,徐黃麗在外拍戲時,每天都用手機將作業題發給小黃麗,一天拍戲下來,又累又困,但只要看到手機里有老師布置的作業題,一定要把作業做完才睡覺,這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真是不容易呀!
徐黃麗現在是羅湖區一所小學的學生,即將升入六年級,雖說已是小有名氣的影視童星了,但和老師同學關系相處極好,每當拍戲回來,老師都還要給她單獨補課,同學間互相贈送小禮物。徐黃麗也為班上、學校獲得了不少榮譽。如繪畫榮獲全市三等獎,集體舞大賽、詩歌朗誦大賽、美文朗誦大賽都獲得全市二等獎,為班級、為學校爭了光。
記者問徐黃麗,你愛拍戲,愛學習,還愛什么活動?小黃麗爽朗地回答“喜歡社會活動——義演!鍛煉了自己,幫助了他人。”的確如此,在徐黃麗的日程表上,除了在學校上課,在外地拍戲,就是在社會上參加賑災募捐義演了。如2007年QQ群友大型慈善晚會,2008年“溫暖同行2008”上海公益晚會,2008年為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災區籌款義演,2009年全國童星公益巡回演唱會,2010年“愛滿鵬城,心系玉樹”攜手人道抗震救災公益募捐晚會,2010年“有個孩子才象家”——首屆博愛媽媽回娘家大型公益活動領唱《世上只有媽媽好》,2010年“愛滿鵬城心系海南”洪水無情鵬城有愛大型公益募捐活動等并捐出平時積攢的部分片酬。
采訪即將結束,記者問徐黃麗,在影視圈內你最崇拜誰?你最喜歡哪首歌?徐黃麗回答:“我最崇拜成龍,因為他戲演得好,會武術,愛國!最喜歡《我的中國心》那首歌,因為爸爸說,要成為一個人民的藝術家,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一顆中國心!”
徐雪根,這位已過不惑之年的父親,黃素華這位三十有五的母親,他們為培養女兒,可以說吃盡苦頭,費盡心血。他們表示,自己再苦再累,一定要使女兒學習、拍戲兩不誤,堅持小學、初中、高中讀完,進藝術學院深造。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或上海戲劇學院是目標。“我希望女兒能沿著演藝的道路走下去,長大后成為紅色的人民藝術家”。
2010-12-24 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