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PPTV聚力自制綜藝選秀節目《一唱成名》完美收官,90后女生丁芙妮成為首個純網選秀冠軍。從10月12日海選開始至今,這檔節目足足進行了2個月,吸引到3萬多名網友報名參與,截止四場決賽開始前,整個節目點擊量已突破一億。總決賽在線人數高達76,110,節目日均獨立訪客1,101,147,節目日均視頻播放次數2,827,524。驚人的點擊量和可觀的市場效益,讓行業人士看到了網綜節目制作的規模和投資的更多可能性,同時,《一唱成名》也成為網綜音樂節目當之無愧的最強IP。
立足網絡自制拐點,打響網絡直播第一槍
眾所周知,直播最能彰顯現場表演(LIVE)的獨特魅力,在專業影視制作領域,直播是錄播類節目無法超越的原生形態,而這也恰恰是最能代表互聯網節目屬性和特性的。互聯網媒體做自制如何跨越直播這一分水嶺,成為網絡自制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拐點。
作為互聯網行業首款純網選秀節目,《一唱成名》打開了一扇對于網絡綜藝節目來說最難但也是最關鍵的節目制作大門——直播。而站在這扇門后面的開門人正是來自于傳統音樂行業的知名音樂演出公司風華秋實。PPTV聚力攜手風華秋實,勇敢地完成這一挑戰,頗具實力的制作水準使它成為中國互聯網首檔真正意義上的直播節目,而這也是互聯網媒體試水電視直播的第一槍。《一唱成名》的成功為網絡綜藝自制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和可能,正式翻開了網絡綜藝節目的新篇章。
踩中族群文化痛點,開啟全民互動巔峰局面
除了形式所表現出的領先性、創新性,《一唱成名》將PPTV聚力的互聯網基因運用的淋漓盡致。從海選階段起,節目就撒下了一張最具廣泛意義的大網,從多個維度和細節緊緊抓住網民眼球。首先,在海選方面,《一唱成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零門檻的全民搜星定位,從報名開始便打破傳統選秀的地域限制,采用選手在線上傳24秒歌唱短視頻即可報名參賽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互聯網的開放性、便捷性,廣泛覆蓋互聯網用戶群。而將選手們分為“男神”、“女神”、“文青”、“辣媽”、“怪咖”、“大叔”六大族群,也更符合網絡趣味、“萌”特征的個性分區。這種差異化的設置直擊 “網絡族群”的痛點,不同用戶依照個人喜好在《一唱成名》里找到自己的族群。
最具網絡沖擊力和新鮮度的是,《一唱成名》全新引入虛擬歌手 “零”。這個二次元的動漫形象被賦予了自己的故事和性格,帶有機械金屬質感的聲線和唱功更是圈粉利器。這位“異次元少女”不時進入到直播中的真人秀現場進行踢館,使整個節目氣質變得更具 “非現實網絡感”。它無形中對觀眾和表演者產生了魔力般的“加持”,使得整個節目的人群仿佛同置于一個“虛擬社群”,這種形態與“網絡族群”一樣,都是網絡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一時間,虛擬偶像引發的網絡互動熱潮和帶來的影響力絲毫不低于一個現實中的大明星。
顛覆傳統選秀威權,話語權交歸草根大眾
《一唱成名》另一大突出特點,在于它實現了傳統電視選秀節目不可能實現的深度互動:完全依靠網友的支持和喜好來決定選手的命運。評委和明星的光環被弱化,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咖明星以護航嘉賓的身份參與進來,給出專業點評或意見,但絲毫不能左右選手的去留。從海選到淘汰賽,踢館PK到拉票助陣,選手的每一步晉級都與網友的支持息息相關,全程公開、開放、透明地進行,真正做到了無地域、無時差、無評委,一直被權威壟斷的話語權重新回歸到草根大眾手中。某種程度上而言,《一唱成名》堪稱互聯網受眾市場的“試金石”,它深度顯現了當下網友的深層特性。
當下網絡用戶的結構和特效,深刻影響了《一唱成名》的進行。在《一唱成名》的舞臺上,選手演唱水平似乎并非是他們晉級的最關鍵因素,選手的個性與其他外在特點(例如顏值、態度)決定了他們能夠走多遠。六大族群中,第一個集體出局的“辣媽組”,第二個出局的“大叔組”都可以稱為是網友意志的顯現。
響應真人秀本質,帶動網友一起玩
近兩年,網友參與線上、線下的娛樂節目都有一個重要的趨勢特點,即讓網友與主創方或作品本身一起“玩起來”。從節目設置來看,《一唱成名》正是緊抓網友“玩起來”的精神需求,更接近“真人秀”節目的本質。
在這種網友心態的驅使下,《一唱成名》節目選手的去留很耐人尋味。在五進三的淘汰賽中,有乖巧又不乏靈動的19歲男生胡棟棟;有文藝范的司徒俊文——他唱歌得到了護航嘉賓的一致好評,楊玨瑩還夸他是“深潭水里的一塊翡翠”,但是他留的胡子卻遭到了網友吐槽;還有一個各方面看起來都中規中矩的暖男系男生李鐵;而怪咖選手李方合,在他在自薦以及演唱過程中,甚至不停遭到網友彈幕吐槽。最終由網友票選的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原創音樂、文藝范選手,被護航嘉賓最為看好的司徒俊文第一個被淘汰,這個結果出來后,有網友立即說“跟長相有關”。而人氣選手李鐵成為第二個出局者。唱功一般的胡棟棟和丁芙妮則進入了前三強。最令人不解的是,那個遭到大家共同反譏的、自信心爆棚的李方合也憑借高支持率進入了三強。
這是什么原因呢?從李方合的表現來看,或許正是因為他強烈的想出名的訴求讓他從網友那里拿到了加分——《一唱成名》的流程與內容設置,從一開始就放大了帶有網友精神訴求特點的“鼓勵自己,認可自己”的正能量價值觀,因此李方合看起來甚至有些乖張的野心,也許恰恰是打動草根網友的點。 正如冠軍丁芙妮在微博寫的《一唱成名》精神:“年輕是什么?是勇敢做自己,是勿忘初心,是無畏懼前行,是迎難而上,是放聲歌唱!”
傳統電視節目積累下來的真刀真槍的實力和經驗,遇上劍走偏鋒的互聯網創新、顛覆元素,互聯網視頻媒體PPTV聚力和傳統音樂資深玩家風華秋實成功的打了一場勝仗,也促使網絡投資制作直播綜藝節目向前邁出重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