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澍
身如桅桿腳如船,
伸縮如鞭勢如瀾。
神藏一氣運如球,
吞吐沾蓋冷崩彈。
臨敵如游魚戲水,
出手似彈灰拋錘。
彼若搶來我先去,
忽成鐵楔入脊髓。
——致敬天下所有的武術宗師
在這個移動端的時代,似乎武俠兩個字與我們相距越來越遠,武者少有,而俠者似乎無可尋。還好有《葉問》系列,可以讓我們在光影世界感受什么是武術之魂和俠骨柔情。這部由甄子丹主演的品牌電影系列,從上映起既引領了一股詠春拳的風潮,也讓大眾認識一位宗師。《葉問3》第三部于12月24日在香港上映,不出所料迎來票房井噴,位列影史開畫第4位,在排廳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屢次拿到日冠,首周票房達到了2028萬港幣。其他地區開畫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全臺提前場2200萬新臺幣、新加坡首周263萬新元、大馬首周1200萬令吉。全球其他地區上映時間:內地3月4號、柬埔寨12月31號、英國1月15號、澳洲1月21號、新西蘭1月14號、美國1月22號、越南12月31號、泰國1月14號、巴西3月3號
以往品牌電影系列的第三部很少有口碑超過前作的,但是《葉問3》則打破了人們的慣有的思維概念,觀影中給觀眾以不斷驚喜。如果說《葉問》第一部講述大時代下以一己之力用雙拳對抗日本外敵的民族豪杰,第二部講述一位豪杰雖然落入困境但是通過自強不息最終成為一代宗師,那么第三部則回歸到葉問這個人物的本身,講述他分別與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交戰,最終靈魂升華,做到了真正可以傳世傳代的武林至尊。若問這其中的區別在哪兒,不外乎“情義”二字,與前兩部舉案齊眉相濡以沫的夫妻描寫不同,第三部葉問要在其視為生命的武術和夫人之間做出取舍;與前兩部單挑外族高手不同,第三部的葉問不僅有了保護民眾和弱小的責任,更要與自己的同宗對決。全片結構以“人”為點,以“武”為線,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與現在的自己對戰——迎戰費蘭奇,捍衛民族尊嚴
曾幾何時,甄子丹與泰森對打成為網友口中的戲言,沒想到在系列第三部拳王泰森真的來了!這個安排使電影為映先火,先發制人地給曾經口無遮攔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在《葉問》前作中,最后都是與一位外族高手對決,用拳拳到柔,鋼筋鐵骨捍衛民族榮譽。第三部中無論泰拳高手還是泰森,都是葉問對于自己過去信念的鞏固。不得不說甄子丹太適合演此類角色了,從陳真、洪熙官再到葉問,每一位武術英雄或許生活年代不同、生平遭遇不同,性格愛好不同,但是相同的都是那股內涵無窮力量與骨氣的眼神。三部《葉問》貫穿近乎十年,不變的是他那精湛的演技和由內而外散發的氣場。
與過去的自己對戰——力撼同宗晚輩,詮釋詠春真諦
“天下第一,門派正宗”這是所有習武之人的畢生追求,《葉問3》作為一部功夫片必然也涉及與此。張天志干粗活,與兒子以師徒相稱,和葉問一起保護小學,不難看出實際他是在心底里佩服和尊重葉問的,葉問是他的榜樣和目標,就像弟弟想打敗哥哥,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只是他被虛名蒙蔽了雙眼,丟失了學武的初心。他的路,葉問也曾經走過,但是葉問懂得做人留后路,始終不忘詠春的真諦。打敗和過去的自己一樣斗志燃燃的張天志,這一段拍得相當精彩,銀幕外的我們始終在為兩位高手捏把汗,一拳一腳一招一式,天昏地暗奮力廝殺,每一幕都堪稱扣人心弦,但是無論怎樣贏得都是葉問,在招式也在精神。
與未來的自己對戰——回歸武術本意:強身健體,愛護摯愛之人
一邊是“詠春正宗”的挑戰,一面是身患絕癥的妻子,選擇應對還是陪伴,這個答案在影片進行到后期已不言而喻,武術的本意不外乎保護摯愛之人,如果沒有她的陪伴,那么“正宗”名號得來又如何?本片對待生命和感情的升華就在于此,也是《葉問3》的精華涵義:主動露出鋒芒到被動還擊,意氣風發回到與愛人相守,中華武術講究剛柔并濟,將情感融入武術。相信陪伴張永成跳舞的時光是他們夫妻彼此最幸福的日子,從前的顛簸流離、生活的瑣碎苦難,都是鋪墊而已。此時的葉問更像一個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心底最脆弱的地方,張永成是他的鎧甲也是他的軟肋,所幸她不負葉問妻子知名,撮成了張天志與葉問的最后一戰。雖然兩人隔墻,她只是靠聽,他在與對手打,但是兩個的心是連在一起的,彼此知道對方在互相鼓勵,這種濃情蜜意已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時空。
兩個小時的觀影意猶未盡,只恨時間太快,更多想看葉問接下來的命運如何,可是恍然一想,似乎已分不清銀幕中的武者到底是誰。或許從他身著白色對襟長衫打木樁起,葉問就是甄子丹,甄子丹就是葉問。
葉問的魂已與他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