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國內最大的在線演藝平臺繁星網宣布即將在京舉辦繁星年度盛典,并特別提到李宇春將亮相此次盛典。一場為自音樂人舉辦的音樂盛典,為何會力邀李宇春加盟,而李宇春也欣然響應呢?
這不得不從當今樂壇的造星模式說起。
雖然那場轟動一時的選秀過去數年,李宇春已經走上國際舞臺成為一線歌手,但人們仍然不會忘記她的選秀出身。這出身絲毫沒有影響李宇春如今在歌壇的地位,反而是當初的草根與如今的光環之間的反差,讓她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也讓眾多懷有音樂夢想的人有了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過去,素人想要成為歌手,途徑是與唱片公司簽約,由公司包裝、培訓、推上臺前。但這條路成本高,風險大,唱片公司資源有限,很難分配給每個有才華的人。即使后來有了五花八門的電視選秀,草根們終于可以通過海選走上熒屏,進入公眾視線。不能否認,選秀確實讓大批新星脫穎而出,然而經歷了海選和多道關卡的過關斬將之后,藝人們的發展道路也并非坦途,熱度過后銷聲匿跡的大有人在。沒有后臺撐腰的藝人們如何保持靠選秀積累起來的人氣,似乎成了一道無解的題。
現如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這道題有了答案。2012年,繁星網誕生。它就像淘寶網,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所有愛唱歌的人都可以上去“開店”,也就是設立自己的直播間。自音樂人靠自己的聲音吸引粉絲,為自己的表演定價,而粉絲也自愿為喜歡的歌手買單。繁星作為平臺,不僅為歌手提供“店面”,也像淘寶一樣,給歌手提供“推薦位”,讓唱的好的歌手更快脫穎而出。后來,繁星又提出“億元音樂夢想基金計劃”——只要粉絲數量達到10萬,就將獲得繁星發放的音樂夢想基金,繁星直播還將協助發行音樂專輯,協助全方位推廣,推動優秀藝人及優秀作品走出去。淘寶讓人們“當老板”的門檻變低,繁星也讓音樂跨越了門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自音樂人孵化器”。
在線音樂平臺“造星”風潮的興起已有時日。網易云音樂發起的“理想音樂人扶持計劃”,阿里的“阿里音樂人尋光計劃”,都是回歸到音樂內容產生的源頭——音樂人本身的發掘和扶持。隨著音樂市場版權格局的逐漸穩定,各平臺都意識到,版權存量只能代表過去,而新星的誕生,才能代表音樂產業的未來。
話又說回到繁星盛典。單看名字,并不能發現繁星盛典與其他演唱會有何不同,但根據繁星網CEO謝歡的介紹,此次盛典是為繁星網的歌手們所辦,并不對外出售門票,到場的觀眾全部是這些自音樂人的粉絲。這些過去只在直播間中與粉絲見面的歌手,如今也有機會走上演唱會的璀璨大舞臺,與李宇春等明星同臺演出,享受萬人矚目和喝彩,其意義已經超過了演出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宇春的加盟,與其說是站臺,到不如說是為有音樂夢想的人代言——她告訴人們,無論何種途徑,只要有擁有好聲音就有會有粉絲,而有了粉絲,你就可以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