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盼著把春節盼來了,趕緊忙完手中的一切事情,回家過年成了最要緊的。作為北京上班族在春節回家后是啥體驗?有一個很老的笑話已經說明一切了:“這幾天北上廣寫字樓里的Linda、Maggie、Vivian、George、Michael、Jason擠上火車,陸續回到鐵嶺、回到福建、回到河南、回到廣西,名字又變成了桂芳、翠花、秀英、大強、二餅、狗蛋……”總之……這大概也算是真實寫照吧。
說起在東北小城市的老家,以前沒少吐槽。其實如果單單看小城市外觀的話,市中心還有那么幾分現代化的樣子。但我說一件事就很能說明其偏僻了:號稱四通八達的順豐快遞是這兩年才把網點覆蓋過來的,而且和北京之間的快遞依然要兩到三天,這時間從北京發快遞到深圳都一個來回了。總之在喜慶的過年氣氛下,我回到了這么一個看似現代化卻不怎么現代化的地方。
不過這次回來還是有一點詫異的,因為在這么個小城市里,很多人已經這樣:
仔細看看不難發現,和去年相比,如今這座小城市里的“低頭族”已經不比北京少了。智能手機變得相當普及,而且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比大城市更加激進。連街對面的小超市都互聯網化了,手機下單滿48元免費送貨上門。讓人想起來電影《手機》里葛優回河南老家時的調侃:喊一嗓子就能聽見的事情也打個電話。
這次大年初一還有件新鮮事,一下子就看出來了移動互聯網威力有多大。在這種小城市,居然可以在百度糯米上優惠購買《三打白骨精》電影票,還有前所未有的優惠。
按照家鄉普遍的習慣,除夕夜一般都是要熬通宵的。睡得晚自然起得晚,初一早上一家人仍都在呼呼大睡,只有我早早醒過來。對全年都習慣性加班的人來說,這明明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作息時間好嗎……父母折騰的夠累了,多休息一下也不是什么壞事,我也好趁機出去逛逛街找個地方吃點飯,也算是難得的清閑。
不過逛著逛著,好像發現這里很多地方已經和北京沒什么不同,比如電影院。正趕上《三打白骨精》上映,這里的影院居然也應景搞起了廣告營銷。確切的說其實是百度糯米攜手錢包做的一次購物+支付跨界營銷,已經覆蓋了全國的影院,甚至連這個小城市也包括了。
使用移動APP下單、打折,這種事情雖然在北京司空見慣,但不至于在這種三四線城市也如此普及吧?可現實就是這樣,這里的電影院簡直就是家門口那個小超市的放大版,移動互聯網在這里已經無孔不入。
不但這兒的互聯網營銷火熱,用戶也懂得跟著趕時髦,一個個都忙著拿手機掃碼下單也真是醉了。對于我們這種小城市的影院來說,百度糯米算是覆蓋速度最快的,其他的互聯網APP好像還沒看到。
而且,這兩天百度糯米的露臉挺多的,比如年三十,百度糯米上了電視。CCTV2的《第一時間》中提到了百度糯米,因為他們剛剛發布了年夜飯大數據被央視引用了:
能把全國各地用戶網上預訂年夜飯的訂單匯集成大數據,看來百度糯米上的訂單量不小。新聞說百度糯米網絡覆蓋了全國400多個城市,統計出來光有“發財”兩個字的年夜飯團單就有2000家。我看不是為了關心這個,只是想看看自己家鄉的菜品受不受歡迎。新聞引用百度糯米的大數據說,年夜飯排名第一的是川菜,占了32%;湘菜占了25%,我大東北菜占據了24%。看得我很欣慰,東北菜一貫只注重口味不注重觀感,卻也能進前三。
而對于想看電影的人來說,在初一打開百度糯米手機客戶端可以看到這樣的提示:百度糯米下單的同時使用錢包支付,立減15元!這么大的優惠力度,也難怪影院那么多人在掃碼下載百度糯米。
除了現金優惠之外,而且百度糯米上選座還可以看到幾個特別的“觀眾”,他們是唐僧師徒四人和白骨精。下單購買《功夫熊貓3》電影票的話,選座畫面也會變成阿寶等人。
借著新片上映,百度糯米和百度錢包合作推出的優惠已經覆蓋了全國的影院。根據票房結果顯示,這個春節百度糯米收獲頗豐,大年初一全國的6億票房里,百度糯米貢獻了28.3%,占據了在線電影平臺的4成份額。
在百度糯米訂票支付立減15元意味著什么?可以多吃一桶爆米花了,支付更省事更方便了。百度錢包優惠加上百度糯米超級猴年檔,用家鄉話說,那用戶體驗是杠杠滴。
在這么一個小地方也可以通過網絡購票,享受優惠和便捷。移動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場“圈地”運動,大家比拼誰圈地面積大、圈到的用戶多。如果說移動互聯網的戰火要從大城市轉向小城鎮的話,起碼在我們這里,大年初一百度糯米就搶占到了先機,給2016年開了個好頭,已經算是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