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指導、中國音數協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和北京市版權局共同主辦的以“使命感大局觀新起點——全面迎接互聯網音樂付費時代到來”為主題的第六屆北京音樂版權保護與產業發展論壇于4月26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隆重召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總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長許正明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音數協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會長汪京京、北京版權局副局長王野霏、國際唱片業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郭彪等出席論壇并做主題發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長許正明在致辭中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我國音樂產業的“十三五”藍圖:到“十三五”末期我國音樂產業將實現3000億元總產值。其中,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實現產值1000億元,成為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骨干音樂產業集群。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長許正明
中國音數協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會長汪京京在主題發言中指出,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數字音樂版權能否得到有力的保護,能否實現收費模式,“行業自律”是關鍵的核心。汪京京引用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互聯網音樂平臺侵權事件,呼吁音樂產業從業者從我做起,堅守底線,保護知識產權,共筑健康、開放、和諧的互聯網音樂產業生態圈。
汪京京表示,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主旨是服務政府、服務產業、服務音樂產業基地園區、服務音樂人群體。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下建立了“中國音樂音視頻報備平臺——備創”,這個公益性的音樂平臺就是要梳理版權歸屬,公開相關信息和數據,從根本上維護音樂版權所有人的權益。截止當日,已經有1百多萬首歌曲在“備創”上進行信息報備。除此之外,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要積極配合國家版權局、北京市版權局的工作,盡一些力量去維護我們這些音樂人,音樂創作者的合法權益,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數字音樂付費時代做好準備。
中國音數協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會長汪京京
北京市版權局王野霏副局長在分析互聯網音樂產業困境時指出,近兩年中國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就是票房的增長帶動了電影原創,從而涌現出大批優秀的國產電影,票房收入已經全面超過了進口片。但是在互聯網音樂領域情況卻截然相反,由于音樂網站缺乏好的商業模式,無法反哺詞曲作者和唱片公司,中國內地原創音樂的版權市場份額太低,極大影響了音樂人的創作積極性。他呼吁互聯網音樂行業能夠精誠團結,樹立大局意識,共同推進中國互聯網音樂產業盈利模式落地。
北京市版權局副局長王野霏
此次論壇受到我國音樂產業的廣泛關注,來自音樂網站、唱片公司的主要負責人以及我國著名作曲家杜薇、音樂人崔恕等近200位嘉賓出席了論壇。嘉賓們共同探討了互聯網時代的數字音樂版權保護并為全面實現數字音樂付費模式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