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30日,以《西游記》為藍本的原創故事《金箍棒》用3D魔幻劇的新形式詮釋,在南京市文化藝術中心連演3場,反響熱烈。
國內首部大型原創3D魔幻雜技劇《金箍棒》由南京市雜技團聯合數虎圖像、南京華舞文化合力打造。《金箍棒》從無到有,再到此次全新升級,創作團隊對劇情、音樂、舞美、演員表演進行了無數次的調整修改。
靈感源于西游記
孫悟空是我們小時候的超級英雄,我們都夢想有一天能像大圣一樣擁有上天入地的本領,鋤強扶弱,匡扶正義。“金箍棒”作為大圣背后的英雄,今天被搬到了舞臺上。
《金箍棒》源于西游記,但它又是一個全新的關于 “勇氣與正義”的故事,在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的五百年間,金箍棒的死敵蚩尤興風作浪,想要毀掉金箍棒。為此,金箍棒到凡間尋找有緣人。金箍棒教男孩修煉法力,共同迎戰蚩尤…
多媒體舞美場景再現神話奇景
《西游記》是一部神話劇,里面的場景描寫極具想象力。脫胎于此的《金箍棒》為了原汁原味展現想象中的神話世界,把傳統的雜技、魔術表演融入了裸眼3D效果,讓觀眾在觀看精彩的雜技表演的同時可以感受身臨其境的震撼和超強的感官刺激。神話中的場景來到眼前, 神奇的“法術”帶觀眾進入一段奇妙的冒險旅程。
數虎圖像設計師表示,《金箍棒》在影像設計時,注重于還原《西游記》中的神話場景,并在此基礎上創新。比如花果山,既有被毀前仙境般的場景也有被毀壞后荒蕪的場景,力求給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魔幻大戲。
大戰蚩尤
最佳CP :3D和雜技
《金箍棒》首次將3D技術和雜技表演撮合到一起,它們到底擦出了什么火花呢?
開場時,“金箍棒”三個字以卷軸的形式出現在半空中,然后又奇妙的消失。數虎圖像利用紗幕投影在一開始就將人們帶入一個奇幻的世界。畫面突轉,進入一個馬戲團的現場,雜技、魔術齊登場,轉碟、抖翁,口吐火焰,還有小丑手上的絕活(懸浮、消失),小武生們打鬧、翻騰,搭配3D投影,給觀眾展現了一個個神奇的場景。
雜技轉碟
在經典場景“金箍棒授藝”中,為了打敗蚩尤, 金箍棒化身人形,傳授技藝。畫面整體呈墨藍色,神秘而充滿力量,為了配合演員的動作,數虎圖像在設計時,加入了藍色的光柱和光暈,并在舞臺上還原了火鳳凰和獅子等形象,讓魔幻效果更加逼真。雜技和3D的CP感簡直爆棚,人影交互式表演,更是給觀眾一種置身魔幻世界的感覺。
金箍棒授藝
南京市雜技團團長池文杰介紹,《金箍棒》在既有的雜技藝術形態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用雜技、魔術、互動影像、交互觀演體驗等方式,將多種元素融入天馬行空的原創故事中。
雜技與多媒體舞美的結合,讓頗具神話色彩、魔幻氣質的劇情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現,一直存在于人們想象中的世界走進了現實,帶來無窮樂趣。3D魔幻雜技劇《金箍棒》,通過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助中國傳統雜技藝術煥發了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