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撈女”指的是拋棄尊嚴,用自己的靈魂和肉體來換取金錢的女人。
在《歡樂頌》里,樊勝美就是一個“撈女"。
1.
她愛慕虛榮,無比渴望進入上流社會的圈子,找到一個高富帥,成就自己的完美人生。
為了這個目標,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參加有錢人的聚會,和年輕小姑娘爭風吃醋;
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和有錢人來往的機會,就算對方其實是個好色的老男人,她也自認為自己有能力駕馭,然而現實往往給她沉重的打擊。
有錢老男人只愛小姑娘,她一個80后的女人在那群即使沒她好看但是青春無敵的90后妹子們面前毫無優勢,而增長的人生閱歷反倒讓她過于聰明甚至是精明,讓她更加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年齡所代表的真相。
真相往往不是解脫,而是一個刺,扎進每一個人的心里。
但是她執意如此,甚至不惜辜負了王同學的一片真心,因為他開的是租來的寶馬,而不是真正騎著白馬的王子,無法帶給她想要的生活,而她想要的生活是香車寶馬,是奢靡揮霍的日子,不必為了金錢煩憂,得到所有其他漂亮女孩能夠得到的一切。
相信很多女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愿望,只是她表現得更明顯,表達得更加直接而已。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樊勝美是個撈女或許并不為過,但是當我們分析她的人生經歷的時候,或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2.
樊勝美出生在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家庭里,哥哥從小被溺愛長大,除了惹是生非之外一事無成。
從小到大,樊勝美都在給他惹出的禍事擦屁股,自己掙的工資除了維持日常開銷之外,全都貼補了家用,時不時還要應付他因為闖禍而必須要支付的費用,因此經濟上一向捉襟見肘,入不敷出,所以在30歲的時候還住在出租房里,和兩個年輕的小姑娘住在一起。
而從她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她曾經也是像關雎爾、邱瑩瑩那樣的天真女孩,怕是曾經經歷過嚴重的情感傷害,最終變成現在的勢利模樣。
我們這些外地女孩子,工作才是唯一的依靠,絕對不可以在沒出息的男人身上冒險。千萬不要把自己大好的時光浪費在這種不合適的男人身上,這樣的道理,等到你們三十歲以后就明白了。
所有的這一切成就了現在的樊勝美,卻也并沒有讓她獲得什么。
她被那些有錢的老男人輕慢、冷落,被富二代拿出去當男人間消遣的對象,在深夜之中喝醉酒痛哭,悲傷于自己無助的命運,同時又不甘心于委身于一個普通人。
她的不甘心來自于她對于親情和愛情的失望,在她這里,感情是最不靠譜的東西,只有實實在在的香奈兒、LV和愛馬仕才是真的。
3.
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這個社會的價值尺度轉變或許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認為有錢就有一切?
又是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羨慕別人手中的普拉達,為自己只買得起地攤貨而感到羞愧?
什么時候開始人生成功只剩下金錢這一個衡量標準?
這個世界發展得很快,若不跟上似乎就會被狠狠地甩到后面,這是我們中國人最為恐慌的事情了。
我們經歷過苦難,所以不想再次經歷,所以才拼命想要抓住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來填滿自己難平的欲壑。
其實這一切不過是我們想要過一種人上人的生活,然而卻并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品質生活。
4.
其實這一切的初始都很簡單,我們只是想要過一種人上人的生活,然而我們卻并不明白真正的品質生活究竟是什么。
誠然,物質是一切的保證和基礎,然而若除卻物質便一無所有,也是一種悲哀。
正如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所說的那樣,我不想改變世界,我只想不被世界改變。
皓麗用了21年的時間來證明這一點。
作為一個以生產顯示終端為主營業務的品牌,皓麗電視不媚俗、不旁顧,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特色—品質。
不論外界的喧囂有多強烈,社會的發展有多浮躁,皓麗都以低調、儒雅的形象與內斂的個性,成為這個世界的底色。
追隨時代,不代表追隨浮躁;銳意創新,不代表損傷品質。
或許這個社會的價值標準有所改變,但是若隨波逐流,不能做到堅守內心,始終會被社會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