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5月18日報道 一檔真正全新的原創節目是要自始至終原創到底,不含絲毫存在爭議的節目元素,純粹的獨創不含絲毫雜質,憑借節目的不可復制性和不可替代性深入人心,為社會傳播獨一無二的文化價值。近日,“好聲音”宣布“原創”,而版權方荷蘭Talpa也認為創新的欄目更受觀眾喜愛,我們看看關于這個問題,雙方的底氣哪方更足。
誰是《中國好聲音》的原創者?
一檔有內容、有品質的實力好節目,是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將全部心血和精力投注于節目的打磨、創意的輸出,如此這般打造的、獨一無二的誠意作品才可稱之為原創節目,這樣的節目是對社會大眾負責,也才能真正走入觀眾內心。
如今,荷蘭Talpa授權方已經將“好聲音”知識產權授權給包括英國、美國、韓國、中國在內的64個國家。荷蘭Talpa公司首席執行官Pim Schmitz先生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好聲音在全球范圍內的大獲成功,離不開授權方和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正版第五季《中國好聲音》,荷蘭Talpa將集合全球其他國家的經驗和創意,幫助新的合作伙伴唐德影視制作《中國好聲音》,確保好聲音系列的節目在全球各地獲得高收視率和最佳效果。
Pim Schmitz先生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是目前在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the Voice of…》版權已經授權給全球64個國家,Talpa非常重視節目知識產權,在每一處細節上都力求完美,英國、美國、韓國好聲音等全球64個國家得到的授權都一模一樣,而不同國家好聲音創意點子的所有權都屬于荷蘭Talpa。
對此,有專業人士認為,雙方在合同關系結束后,不能再以任何形式利用或者改編原來的合同相對方的知識產權元素,也就是說不得繼續在節目中使用屬于原合同相對方的商標或者近似LOGO,以免引起公眾的誤認和混淆。這似乎就預示著燦星想要徹底洗刷掉侵權的嫌疑,“中國好聲音”5個字和商標都面臨著被更改的風險。
一方說原創 一方說抄襲 誰的說法更能站住腳
中國電視綜藝節目正處于野蠻生長階段,而原創和新穎是一檔節目的生命力。Pim Schmitz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觀眾最喜歡的是全新的創意點子和想法,“好聲音”系列最具創新的點就是導師轉椅的環節,“轉身識英雄”開創了綜藝節目的先河,如果把這個點子運用到其他節目或者其他方面,觀眾也會審美疲勞,因為之前看過了就不再具備吸引力。所以只是簡單地復制粘貼的節目沒有看頭,也滿足不了越來越挑剔的觀眾審美,如此看來,沒有拿到版權的燦星好聲音想要打造一檔所謂的原創節目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
身陷知識產權糾紛的燦星一邊喊著要自創一檔全新的節目,一邊又在使用涉嫌侵權的節目名稱,此舉無疑讓該檔自稱要全新原創的“好聲音”蒙上陰影。如果真的想要徹底擺脫侵權和盜版的標簽,唯一的辦法就是原創到底,倘若只是空喊原創的口號,而仍向大眾展示具有侵權嫌疑的搭便車元素,就多少顯得有些底氣不足了,因為構成《中國好聲音》節目模板的元素如節目名稱、節目標識、商標、劇本、音樂等,也包括最終制成節目和節目創新元素的知識產權,都在荷蘭Talpa公司之手。
Pim Schmitz先生也為新的合作伙伴留下了美好的寄語和承諾,希望在未來幾年和唐德影視的合作中,能夠創辦出中國本土的原創性節目,之后引進到荷蘭和其他國家去,這種先引進、后輸出的模式讓我們對中國真正本土的原創節目備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