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采訪了一位校花。
丁婷婷, 從小喜愛舞蹈,6歲開始跳舞至今。曾獲得2012星耀華夏金獎。中國藝術人才展演網首屆形象大使。2015在武漢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為人溫婉大方,有“小校花”之稱。微博@丁婷婷。
記者 | 大三老學姐 陳大力
1、你從小就是藝術活躍分子,對藝術的理解是怎樣的?
我從六歲就開始在少年宮學習舞蹈和鋼琴,一直堅持到高中,曾經被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選中。接觸了八年業余的舞蹈學習,舞蹈已經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個人認為對藝術的定義猶如對哲學的定義一樣,藝術家畢生精力奉獻給對世界的追求與拷問,無疑是幸福而幸運的。 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心靈進行對世界本來面目的感受與思考,這種表現有時因太過著迷甚至偏執而陷入瘋狂的境地。 這藝術太浪漫了,羅斯福說,每當一位藝術家逝去,人類的一些幻想也隨之而逝。它的魅力足以使人寧愿忍受肉體的痛苦,而不成為精神思想空洞乏味的傻子。我寧愿因看得通透而痛苦,不想糊涂傻氣,以身試錯。
2、你的大學生活是怎么度過的?
進入大學之后,置身武漢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最喜歡在黃昏吹著舒適的江風,穿梭在來往的人群中。熙熙攘攘華燈初上,就覺得這里真是好美,食物汗滋滋地排列在盤里,小孩兒攥著迷你風車飛快地跑,老人操著地道方言搖著蒲扇,一切都真實,浸著無孔不入的煙火味兒。
但我大學生活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光鮮。跟很多選擇到大學完成叛逆的人不同,我一早就知道學習很重要,成績很重要。校園生活無非是每天上課、泡圖書館,實習幾家公司,幾乎沒時間交朋友玩耍。
我覺得雖然都在宣揚“青春萬歲”,但不要誤讀成隨時都夠策馬奔騰。生命有自己的蟄伏期,該靜下心努力的時節就必須靜下心努力,這是在給你自己的未來做投資。我非常注重這樣的投資。
3、有什么好書和好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嗎?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電影我喜歡布萊克愛德華茲的《蒂凡尼的早餐》,太浪漫了。還有吳天明的《百鳥朝鳳》,羅素克勞的《美麗心靈》。 最喜歡的曲子是《藍色生死戀》。
4、有什么覺得“非說不可”的人生道理?
這一生無論遇到誰,其實遇到的都是自己的碎片,不同側面、不同時期、不同狀態、不同心境的自己。我們從未遇到過他人。 在戀人身上尋找錯失的愛;在偶像身上寄托無法成就的夢想;在不喜歡的人身上重溫昔日創傷。直到一天,自己所有的部分都認祖歸宗,全然接納,就遇到了完整的自己。《柔軟》有一句臺詞:人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5、希望自己活成什么樣的狀態?
有余力愛別人,有能力愛自己。
6、在大學生活中,是否經歷過迷茫期?
我的迷茫期很短暫,也許是因為我把它打碎了安插在自己的生活里。我會時不時就思考:自己眼下主要該做什么?該完成到什么程度?它對我有什么意義?我希望有嚴苛的自我管理,活得明白且開闊。我不會留大片大片的時間給自己傷春悲秋的迷茫。
有一個比喻是,大學生活就是前兩年舒服得像泡腳,第三年開始喝自己的洗腳水。蠻形象的。我努力讓自己活成一個克制且警醒的人,后來發現許多在自己的領域內取得卓越成績的弄潮兒都是這樣的。我以后也會繼續這樣要求自己。
7、你對自己以后的規劃是?
總體來講我對人生沒有什么刻意的規劃,只是有一個大方向,就覺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吧。我需要把手頭的事情一件件落實好,讓自己有更多的資本和底氣,這樣才有更多選擇權,也許到“迷茫期”真正降臨的時候,我就能迅速地克服它。
接上一個問題,很多人的迷茫其實就是懶。就是看見別人取得什么成績,他也躍躍欲試,可對自己下不了狠心,光在腦袋里憑空想。“心有余力不足”是人生最大窘境。
8、想對這個看臉的時代說些什么?
別對時代說吧,我想對活在這個看臉時代的姑娘們說些什么。臉是很重要,但比臉更重要的是心靈,是實力。我們很容易覺得有臉就一切OK,因為我們總是在浩瀚的成功事件中只記住了那些僥幸的,類似于幸存者偏差吧。
盡人事,聽天命。但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歸結于自己沒有一張足夠漂亮的臉蛋。
9、分享你最喜歡的一句格言吧。
格言沒有…臺詞有一句。《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面有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印象太深刻了。我用這句話提示自己體察、退后、思考,也提示自己,不要陷入過度的自卑和自責。
10、想給今年高考的孩子們說些什么?
加油。不管你考得怎么樣,未來屬于你自己,沒人奪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