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和品牌聯合,最常見的方式是劇中讓人又愛又恨的植入廣告,兩方本著共贏的美好愿望合作,粉絲卻常不買單。這次,《致青春》反其道行之,攜手十余家品牌由外而內開始跨界娛樂,掀起多家品牌同致青春的浪潮。
一場《致青春》的品牌聯歡背后,是縝密的洞察和細致的受眾研究。在碎片式信息轟炸下成長起來的90、00后兩代人,對內容質量和接收效率同樣看重。因而從充斥他們生活的娛樂層面入手,找對興趣點的同時又不干擾他們對主要信息的接收,刺激和引導受眾主動傳播就成為了營銷勝利的關鍵。
作為青春大熱IP的回歸之作,《致青春》這一舉動廣受矚目,如何在劇外和生活中與觀眾尋求共鳴,讓劇中的價值觀和情景不再局限于屏幕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大命題。畢竟在這個時代,誰離觀眾越近,誰的勝算就越大。
泛娛樂化時代,品牌緊跟娛樂本體的步伐
7月11日《致青春》優酷開播,除主話題遙列榜首外,眾品牌悄然列隊發起“向致青春致敬”的跟隨行為。在這次“重返青春”的活動中,品牌與優酷無疑是鎂光燈的焦點,品牌調性和青春記憶點的巧妙結合成功打造出新一波的話題熱點。
“向青春致敬”品牌矩陣
眾所周知,娛樂本身具備強大的傳播力,加上與品牌恰到好處的結合,使得傳播熱度與質量雙收。普通受眾接收信息會把娛樂的姿態拔高,把品牌的高度降調,接受起來更為容易,使得營銷效果倍增。
當然,娛樂也并不是萬金油,品牌調性與娛樂產品的契合度決定了傳播的收益與否。在影視劇之外,還有更多的娛樂營銷模式亟待發覺,在娛樂領域之外這一命題同樣值得深思。
和Papi醬一起畢業,千萬粉絲聯手《致青春》
如何做到符合受眾的口味,是娛樂營銷的大前提。在娛樂井噴時代,優酷此舉無疑是開山拓路為其他平臺提供了很好的傳播樣本。
渠道平臺固然重要,但內容才是影響受眾是否會自發參與宣傳的要因。與品牌同理,受眾的情感認同將決定他們的選擇及忠誠度。
因此,為了達到內容與傳播的雙重優質,《致青春》一方面與各領域合適的品牌聯手,打造青春時代的青春用品;另一方面邀請papi醬在優酷的平臺上暢聊青春,并精心的將整個頁面的包裝制作成懷舊風,情懷滿滿。
被譽為網紅清流的papi醬其高學歷高雙商無疑為她迅速躥紅博得更多的好感。同時,她畢業生的身份也正好與暑期檔、畢業季不謀而合。而粉絲經濟更是例證了直播實時流量的火爆,令papi醬占據當晚的微博熱搜。
恰如其分的內容,顧及受眾情感的軟植入和宣發傳播維度之廣,都為《致青春》在暑期檔的競爭中奠定了王者的基因。
劇版《致青春》開聯合營銷先例,宣發推廣或可再辟新路
娛樂從熱點的供應者逐步轉型成熱點的開發者,優酷很能奪得先機。《致青春》這次的娛樂+品牌的聯合營銷從效果上看是十分成功的。
就像《致青春》著墨打造“后青春“時代一樣,如何在產出有質量、有深度的內容的同時,保證話題性不減,成為暑期娛樂王者,是我們接下來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