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飽受矚目的《中國新歌聲》終于在本周五播出。從幾個月前開始,這檔節目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先是改變以往的引進國外版權形式,變更為獨立原創版權,后來又從《中國好聲音》更名為《中國新歌聲》。名字變了,超級綜藝IP的勢能不變,除去電視以外,各個視頻平臺也想在這個夏天利用《新歌聲》的熱度為自己賺一波流量。
《新歌聲》一舉簽了兩個視頻平臺,大家都為這一大IP使出了不少功夫。其中優酷玩了一招新花樣,叫“優酷免廣告,RIO來免單”。免廣告?這一動作在我看來,是典型的逆向思維,今天就來聊聊,優酷到底在玩什么花樣。
【不插廣告就是賠本賺吆喝?】
視頻網站加廣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依稀記得那應該是在遙遠的PC時代,一開始廣告時長一般是15秒到30秒,到了今天則是動輒一兩分鐘。
一開始我們選擇在網上看視頻的原因,除了能看到一些電視里不播放的,就是因為視頻網站不像電視,看四十分鐘的電視劇要插播好幾次廣告,或者說,在廣告里插播電視劇。到了現在,用手機、電腦看視頻,也會遭到廣告的騷擾。
不想看廣告怎么辦?很簡單,視頻網站還推出了會員模式,購買會員,即可享受免廣告的特權。看廣告or買會員,在這兩者之外,優酷推出了第三種選擇。
這次的《新歌聲》,優酷給了RIO獨家冠名,然后砍掉了前貼、后貼和中插所有廣告,用戶不購買會員,也可以暢通無阻地收看《新歌聲》網絡版——這就是優酷和RIO聯合推出的“優酷免廣告,RIO來買單”。
這個舉措一出,業內掀起了一場小小的風波。有人還真認認真真算起賬來,算優酷購買《新歌聲》版權花了多少錢、RIO獨家冠名給了優酷多少錢、不賺廣告費用優酷賠了多少錢……
最后得出結論:優酷賠本賺吆喝,利用不正當競爭擾亂市場,居心叵測堪稱是業界毒瘤!這頂大帽子扣的,真是讓我這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得目瞪口呆。
【盈利與否who care,看得爽才最重要】
以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看,恐怕沒人會覺得優酷做得不對:除了免去廣告,優酷App還特地為了《新歌聲》升級了音頻特效功能,插上耳機就能感受如臨現場的環繞立體聲效;而且優酷用起了時下最火爆的直播模式,以“節目+導師+學員+活動”音樂直播季對節目的臺前幕后進行多頻次、立體式的直播,大大滿足了觀眾的八卦心。
當然從互聯網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優酷這一招的確是劍走偏鋒。不管是以百度、谷歌為代表的搜索引擎,或者是以微信、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軟件,互聯網產品主要的收入還是廣告。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廣告多成了用戶最大的痛點,優酷用這樣的方式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大家自然紛紛表示:你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呢?
要我說,兩者的爭論,其實是兩種運營模式的爭端。一種是用廣告和會員費用維持平臺的運作,是以平臺為導向的運營模式;而優酷則是一切以提高用戶體驗為目的,是以用戶為導向的運營模式。兩種模式孰優孰劣我們暫時還不能做出判斷,可是對于用戶來說,看得爽才是最重要的,看得舒服、看得流暢、音效最好的平臺自然會吸引到流量。
【我們為什么總是拒絕不一樣?】
優酷采用的用戶導向運營模式,的確是和視頻網站的傳統模式不一樣,可是難道因為不一樣,就應該受到批判嗎?人類的歷史,一直是在沖突和變革中前進的,我們似乎天生對打破規則的人事物懷有戒心,這樣的偏見,現在該改變了吧?
或許視頻網站的運營模式已經趨于成熟,但是在流量為王的互聯網王國,對于流量的爭奪從來沒有停止過。優酷免廣告的營銷模式同RIO產品活動,線上線下相配合。RIO作為冠名贊助商,“優酷免廣告,RIO來免單”的口號一喊出,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一下就上升了好幾個等級。比起狂轟濫炸的廣告植入,這種方式能更好地連接用戶。
其實優酷這種做法,是讓平臺、用戶和品牌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對用戶而言,用戶體驗得到提升;對贊助商而言,品牌形象升級,收獲潛在消費者;對平臺而言,收割更多流量;甚至對剛剛經歷版權風波的燦星和《新聲音》而言,擴大用戶覆蓋面,增加了知名度。這樣多贏的局面必然為優酷今后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土壤,而絕不是能用一時的盈利來衡量。
【結束語】
優酷和RIO的這次合作,讓我驚喜也讓我憂心。驚喜的是有人肯改變視頻網站以往的運營模式,做出創新;憂心的是,似乎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擁抱創新。
成為既得利益者,是很多人的目標,可在成為既得利益者之后應該做些什么?只盯著一時利益的人,恐怕不會在這個位子上坐得長久。世界處處是寶藏,可這些寶藏是給敢于創新、敢于變革的人準備的,在互聯網行業尤其如此。
世界時時在變化,就算我們不敢革新,也不必去嘲笑革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