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動輒百萬粉絲大PK爆吧爆博的激烈場面,動輒刷新吉尼斯的轉發評論的熱情,動輒百米長龍求合影的執著,很多人大呼“年輕人的世界我不懂”、“粉絲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因為不懂,所以質疑——粉絲網深耕飯圈文化和粉絲經濟十余年,一朝新芽出土為真正的粉絲應援和內容消費打造新的平臺,在鏈接偶像和粉絲的同時,也鏈接起飯圈文化和大眾關注。
“你牛,你咋不上天?!”是的!昨日王青和馮建宇的粉絲應援真的“上天”了。 粉絲網全程策劃和主辦“這次應援要上天—中國首例大型直升機應援活動”,7月27日在京城盛大落地。經過角逐勝出的粉絲們親手裝扮的直升機,滿載粉絲們的祝福和愛心,順利繞行北京城上空一周,活動以粉絲網網站和粉絲網APP為主陣地,在包括考拉FM、KK直播、隨看live、龍珠直播、花椒直播、手機電視等十余家主流直播平臺同時進行全網直播。以這種史無前例的方式,粉絲網再次樹立了中國飯圈文化發展的里程碑。
應援直升機起飛
線上線下齊聚力,應援全程粉絲唱主角
“這次應援要上天——中國首例大型直升機應援活動”,前后歷時近一個月,吸引了中日韓近200家粉絲團熱情參與。因為冠軍獎品只有一個,粉絲們也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最終總投票數累計超過137萬,活動頁面瀏覽量接近4500萬!
此次活動,除了常規的線上“投票”環節,更創新性地增加了線下落地活動。 選飛機、定線路、組織粉絲到場、設計儀式環節等等…… 整個活動的每一部分都由粉絲團主導和參與,極強的組織能力和判斷能力成為了此次活動的基本參與門檻,應援不再是簡單的拉票、投票,而是從投票結果公布開始引導和建立粉團深度自組織自創作的標桿。
粉絲身穿自己設計的應援服并現場全程記錄
粉絲介紹她們的應援物
粉絲親自將設計海報貼于機身裝扮
正如參加活動的粉絲感慨,我們的應援再也不只是停留在官方照片舔屏和沖擊他人的榜單數據,我們可以通過主導應援,給藝人和他們的作品最堅實的支持。當粉絲們親自把自己設計的王青馮建宇應援海報貼于飛機機身,并親手簽上自己的應援ID,這一刻的參與感是前所未有的,很多粉絲現場激動流淚。裝扮結束后,粉絲們合唱著王青馮建宇的最新單曲,目送他們親手裝扮的直升機沖上云霄。
現場粉絲目送應援機升空
全程實時直播互動,跨時空實現無差別應援
粉絲網是業內首推粉絲應援直播的平臺,累計為數百場粉絲應援活動提供了粉絲自主直播服務。這次直升機應援活動,為了讓世界各地的粉絲都能夠親眼見證應援過程,粉絲網幫助粉絲團全程直播了整個活動,后期更有精彩的活動紀錄片推出,讓無法親臨現場的粉絲也能充分參與其中。
其中,“飛天”直播過程中,直播觀眾還可以發送彈幕ID,讓現場的粉絲幫他把ID簽上飛機。這一環節成為了活動中最為點贊的創意,許多粉絲都紛紛感嘆自己的努力總算能夠有所體現。直播,讓所有關注活動的粉絲都深刻體會到了應援現場的氣氛并深入參與其中,有效調動起了粉絲之間的團隊力,為五湖四海的粉絲提供了應援機會。你不在北京,沒關系,直播讓你親眼見證整個活動的細節;你不在現場,沒關系,現場的粉絲幫你表達你的祝福。在這樣的創意設計下,活動當天全網直播觀看人數突破百萬,微博話題#這次應援要上天#成功登頂當天微博話題榜第一!
現場粉絲幫簽ID環節
直播過程中粉絲們的彈幕互動
當天微博話題TOP1
粉絲網特有的多視角直播功能,讓這次應援真正實現了粉絲的全員狂歡和身份平等。應援面前,人人平等,你的愛意我來助力。
上天之后,應援文化還能怎么玩
粉絲在應援機前合影留念
應援一詞,最早出于日語,意為接應、援助,多用于粉絲為自己喜愛的藝人加油和助威。最通俗的理解,應援活動是娛樂行業一種比較特殊的營銷活動,它常常與粉絲文化搭配出現,其主角——粉絲經常表現出超乎尋常消費者的主動性和消費熱情。
作品應援——當喜愛的藝人有新作品面世時,粉絲團會組織沖銷量、爭曝光,在此過程中,粉絲團的宗旨是讓“路人”產生好感,畢竟先讓路人看到自家藝人的作品,他才有“轉粉”的可能。
偶像應援——在作品應援之上,還有一種針對藝人本人的應援,例如在出道紀念日、生日、公關危機之時,粉絲組織一般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反應,他們站在藝人一方,用實際行動,為藝人慶祝、為藝人爭取公正待遇和客觀評價。
如果說第一種應援的買賬者需要欣賞和肯定藝人作品,那么第二種應援的買賬者則需要對藝人本體有認同和主觀欣賞。事實上,由于飯圈群體年輕、忠誠和群體特征,加上飯圈周邊產業的不規范,催生出一些被斷章解讀和廣泛報道的負面事件。這也是為什么第二種應援行為很難輕松被大眾接納和理解的原因。甚至,偶像應援行為常常被媒體解讀為不理智、瘋狂、甚至是腦殘,這種刻板印象已經對應援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消極作用。
粉絲網一方面見證了中國飯圈文化的興盛,一方面站在媒體陣線的前沿,被認為最懂粉絲的媒體。粉絲網將幫助粉絲擺脫負面的偏激解讀,支持他們培養自組織能力和媒介溝通能力,提供他們廣闊的平臺展示才華和擴大聲量,見證和引導飯圈文化的正向有序發展。
接下來,粉絲網還將在應援文化和粉絲社群的各個方面深入展開,將真正符合粉絲群體需求的內容和功能規范化、產品化和規模化。通過產業上下游整合,借助商業和資本的力量,推動粉絲文化向產業化、多元化、高產出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