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一撥又一撥好萊塢大片樂此不疲地在向中國觀眾拋出銀幕“炸彈”,場景氣勢恢宏,特效炫酷,男主帥氣女主性感,可是依然get不到觀眾的G點。是大眾越來越挑剔難搞?我看未必。就像肉吃多了也有膩味的時候,有時候一盤清口素食小炒倒是怡情美心。
自然電影就是這一卦。這種類型的電影通常選在廣袤遼闊的自然背景下,通過各種視角來呈現生命進程。每個生命都以豐富多彩的形態存在著,在這里,同樣有生與死、愛與被愛,有殘酷與殺戮,有頑強與妥協,有生生不息,有自然輪回……萬物有五行,人世有五常,這就是生命的定律。萬物有靈且美,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是一首真摯的詩歌。
《熊的故事》、《帝企鵝日記》、《海洋》等都是自然題材系列電影的翹楚。關于自然電影是不是紀錄片的爭議雖然此起彼伏,但是,自然電影在雄奇的自然中探索隱秘而偉大的故事主題,它們與一般自然類紀錄片的科普功能確實有著明顯的區別。
這種類型的電影最大的拍攝困難在于,它無法擺拍,必須在讀懂大自然的詩性的基礎上,將自然中孕育的故事打撈成型。野外拍攝本身已經是非常大的挑戰,充滿各種無法預知的意外和風險,何況還要在無限的偶然中抓住稍縱即逝的故事之神?
自然電影在歐美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電影門類。每一部自然電影都要耗費多年的時間才能成型。在中國,這個領域近幾年來才有人試水。
即將與中國觀眾見面的《我們誕生在中國》就是對自然電影的嘗試。該片由陸川執導,迪士尼自然跨國團隊制作,聚焦了中國三個珍稀野生動物家庭:大熊貓、雪豹、川金絲猴,以交叉剪輯的方式講述了它們在神秘的自然保護區出生、成長的故事。嚴酷的自然環境、天敵的威脅,都無法阻擋這些野生動物從出生伊始就追隨自己種群千百年自然進化中形成的生命軌跡和生長發育規律,完成自然的輪回。
在四川竹海,漫無邊際的竹林,閃爍著光芒的翠色,風起處,竹浪翻滾,婀娜多姿;風落時,幽深清遠,寂靜無痕。在如此靜幽的秘境里,大熊貓丫丫、美美母女的賣萌日常和相聚別離的笑和淚,更惹人心醉。
廣袤嚴寒的雪域高原向來都以神秘吸引著好奇的人們。影片中雪豹達瓦的故事尤其讓人動容。雪豹是獨居動物,“達瓦”帶著幼崽在酷烈的絕境中求生存,為了兩個寶寶極力維護自己領地。在一次捕獵中,達瓦遭遇了有生以來最嚴酷的挑戰,她的命運如何也牽動著觀眾的心。
攀緣于密林里的逗趣頑童金絲猴“淘淘”,因為家中“二胎”的出現被忽視而加入流浪團體后浪子回頭的勵志故事,完全是人類現實生活中的翻版橋段。這個故事直戳“家”的概念,家是心靈的港灣,也是投射愛和感恩的地方。畫面中有“落葉歸根”、也有叛逆與成長,完全的擬人化了。
曾經執導《可可西里》的陸川,在執導多部商業大片后,轉身這部自然主題的《我們誕生在中國》,是他本人對自然與人文主題的回歸,也是當下喧囂的電影市場中的一股清流。不同的是,《可可西里》中人與自然的壯烈卓絕在《我們誕生在中國》里化為自然生靈的至美摯愛。這部表現家庭大愛的自然故事顯然更加“合家歡”。
在12年前的《可可西里》中,藏羚羊和它們的保護者生存艱難,不得不面對來自暗處的獵槍。
12年后,藏羚羊的生存環境大大改觀,它們的盛大遷徙受到禮贊與保護。
陸川說,他想做一部特別的電影,不只是為觀眾,也為自己。我想說的是,這一次陸川的努力值得激賞。盡管在動物習性上并非盡善盡美,陸川在春夏秋冬的壯美景觀中,確實抓住了動人的生命故事,將人與自然合一的古老東方禪意傳達給每一個觀眾。
《明詩篇》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你看到外在的物象的種種變化,于是,你的心靈感情自然有一種感受。遼闊的華夏大地,群山蒼茫,林翠風清,如詩如畫,美好得更接近“遺忘”。在這樣如秘境般奇幻的土地上,有呆萌可愛的大熊貓,有頑皮逗趣的金絲猴,也有如獨行俠般的雪豹……美好與殘酷交織并行,這是大自然的現實,也是人類生活的對照。公眾號:開屏映畫(ikaiping)作者:丹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