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編劇、導演郭靖宇
抗戰傳奇劇《勇敢的心》正在重慶衛視黃金檔熱播,作為“傳奇劇王”郭靖宇的一大代表力作,《勇敢的心》憑借著跌宕起伏的劇情,性格鮮明的人物、糾葛明顯的矛盾等特點備受觀眾追捧,那郭靖宇到底是怎樣創作出這部高收視大劇的?
緣起英雄 為改劇名又哭又喝
電視連續劇《勇敢的心》取材于著名抗日英雄孫永勤的故事,劇中,楊志剛扮演的霍嘯林后半部分的人物故事走向借鑒了孫永勤的事跡。《勇敢的心》的原名更是采用了孫永勤帶領的那支抗日義勇軍的名字——“天下第一軍”。
同樣都是講熱河故事,《勇敢的心》在延續了《打狗棍》的英雄傳奇的史詩氣質的同時,在人物設定和故事情節上都進行了突破創新。《勇敢的心》通過很多故事細致入微地表現出一個小人物向大英雄的轉變。基于這種原因,郭靖宇把原本想寫的成立義勇軍后打鬼子的故事取消了,這顆心的鍛造與成長成了這部戲最大的核心,于是郭靖宇把戲改名為《勇敢的心》。為了改名,郭靖宇爆料自己還喝了一頓酒,“我真發飆啊,只不過是飆淚,電視臺領導說你把這酒喝了就叫這個名兒,好在我有點酒量,滿滿一杯52度白酒下肚,名字才定下來。”
寫百萬字劇本 為創作變抑郁
《勇敢的心》劇本創作前后共花了19個月,一共998000字,這樣一部鴻篇巨制的電視劇帶來的創作壓力,讓編劇郭靖宇一度精神崩潰,創作結尾時遭遇“難產”。“霍嘯林從趙舒城手中奪城是最大創作難點,憋了兩三個月,我知道我可以完成,但我希望用最精彩最合適的方式來去演繹,我憋了大概得有兩三個月,攝制組一直在等,我每天艱難地寫一點,基本是寫一場拍一場,寫一頁拍一頁,大大超期,大大超支。”如今回過頭來再看這段近乎黑暗的創作時光,郭靖宇直言,“自己幾乎突發了抑郁癥,很長的時間都會手腳出汗,后來幾乎想要吃一些抑郁癥的藥,但是我沒吃,最長試過曾經五天沒有任何睡眠,“我硬扛了一個月終于還是扛過來了。”
為堅持原創劇本 放棄執導《紅高粱》
從《鐵梨花》、《紅娘子》、《打狗棍》再到《勇敢的心》,郭靖宇一直堅定不移地走在原創的道路上。據郭靖宇爆料,自己也曾接到過電視劇《紅高粱》的邀請,當時曾一度猶豫,“這個作品是個不小的挑戰,拍好了是莫言的,拍不好就砸了自己口碑”。后來一位朋友提醒他說,“中國的原創作品太少了,而《紅高粱》要拍就得拍一年,一年你都能原創多少字了!”于是郭靖宇放棄了《紅高粱》,繼續原創劇本的路子,最后便有了《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