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重金打造,模式升級、玩法大改的選秀扛鼎之作《2016超級女聲》,歷時9個月的層層篩選與選拔,已于9月3日正式收官。這檔曾創造過收視奇跡的“現象級”爆款節目在沉寂十載之后再度重啟,為了突顯對這檔“選秀扛鼎”的重視,整座湖南廣電大樓甚至都被燈光映照成了一片象征著夢想的“超女紅”。
《2016超級女聲》收官,據數據顯示,本屆“超女”總報名人數高達61萬人次,總視頻播放量突破14億,百度搜索結果突破1300萬,#超級女聲#話題更是屢屢殺入微博熱門話題榜,表現都十分亮眼。趁著收官之際,冷眼君決定來好好分析下這檔節目,以及它的回歸之路。
《超級女聲》變“網綜”,遭遇兩面夾擊絕處蓬生
因為拿不到選秀牌照的原因,《2016超級女聲》宣布全面轉戰互聯網。為此,“超女”總導演周山表示說:“當年‘超女’在湖南衛視播出也就是12場。一般來說,一檔正常的選秀節目在衛視頻道上播出也就十來場,但是轉戰網絡,我們的播出周期就有9個月,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制作手段、互動手段,去制造更多新鮮的內容。”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對于這屆“超女”,總導演周山的信心還是很足的。
讓周山有如此強大信心的,無非是05屆“超女”所制造出的史無前例的成功案例。那屆“超女”的火爆程度不說絕后,但絕對是空前的:根據央視索福瑞公布的2005年《超級女聲》節目收視數據,在北京、上海、長沙等 12 個城市“收視儀”調查中,超女平均收視率為 8.54%,決賽期間平均達到了 11% 的收視率。相當于每5個中國人當中就有1個在看“超女”,而它所創造的收視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放眼今年“超女”,因為無法登上電視熒屏,所以在關注度和影響力上,本屆“超女”沒能復刻當年的輝煌。但是在《蜜蜂少女隊》、《加油美少女》、《夏日甜心》這一眾選秀綜藝節目中,《超級女聲》依舊是最具影響力的。
由于受眾人群從電視觀眾轉移到網絡用戶,超女這個封存了10年的品牌,它的核心受眾早已長大,造星模式也與以前大相徑庭,平臺也越來越多,不論是秒拍、唱吧這樣的網絡平臺,還是《中國新歌聲》、《中國好歌曲》這樣的電視平臺,對于這樣的形式,超女到底該如何應對?
“超女”霸氣回歸 國際化舞美絕地反擊
如果說隨著時代的進步,媒介環境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觀眾對于偶像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偶像養成類”綜藝的大熱,使得市場紛紛效仿,一時間無數“偶像養成”綜藝如雨后春筍悄然崛起,浙江衛視聯合天娛傳媒、騰訊視頻共同出品的《燃燒吧!少年》,也有湖南衛視通過網臺聯動打造的《夏日甜心》,以及浙江衛視的《蜜蜂少女隊》。前者是熱血十足的少年養成,后者則是甜美激萌的少女對抗。
面對養眼的俊男美女的猛烈攻勢下,本屆“超女”選手在顏值方面并不會輸:張曉鈺的率真帥氣迷倒一眾迷妹;王金金的御姐風范霸氣震懾全場;而除了在顏值上可以與競爭品牌相互抗衡外,“超女”比那些只會撒嬌賣萌的女孩出彩的一點則是:她們的才藝和臺風都堪稱"專業級"的,而不是空無一物的花瓶,這點著實讓人倍感欣慰,甚至可以說是一眾“偶像養成類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因為流水線式的“偶像養成類節目”的推出,使得作為“行業新人”的"超女"不得不給自己來一個全身大改造,于是節目模式將選手“歌唱實力”后移,提上來的卻是炒作和話題度:組CP、炒話題、博出位等等,真正的音樂素養卻被淡化了許多,不免有些可惜,好端端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就這么隨大流了。
《2016超級女聲》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在“1+1+1”模式的促使下,在保證選手出鏡率的同時,還提升了她們的臺風和與粉絲O2O互動能力,再加上芒果TV斥重金打造的堪比國際化的炫酷舞美效果,使得整個節目,從質感和觀感上都大甩同類型節目幾條街。
至于收官之戰的總決賽,芒果TV特意找來與超女有著不解之緣的“舞美大神”——唐焱親自操刀,在談到本次超女總決賽舞臺設計的理念時,唐焱稱要“為音樂插上夢想的翅膀”。
對于唐焱來說,“‘超女’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從06年到16年,“超女”一直與唐焱有著一絲緣分的牽系,在談到這次舞美設計與往屆的區別時,唐焱坦言“從造型元素和設計理念上來看,其實今年的超女舞臺和2006年那屆的有一點相似。”這是唐焱對于“十年超女情懷”的一次自我回歸,也是結合新型技術下的一次大膽創新。
環境改變,《超女》堅持“選秀”舉步維艱
由于沒有“偶像劇”綜藝那么顏值出眾的代表,也沒有“學院派”綜藝那么高技能的選手,《2016超女》決定大打“情懷牌”。除了戰場由湖南衛視轉移到芒果TV外,《2016超級女聲》的合作唱片公司依舊是老東家“天娛唱片”,而贊助商依舊是11年前的蒙牛酸酸乳。
《2016 超級女聲》的總制片人周山曾向記者表示說:“‘超女’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綜藝節目了,它更像是一個娛樂產品”。對于被過度開發的選秀市場,在當今格局下,要制作一檔選秀節目,其歌唱本質早已不是重點,你唱得怎么樣不是最關鍵的,你能不能get到觀眾的喜好、可不可以炒出熱度才是節目組所真正關心的問題。
“唱片時代”早已過去,觀眾的胃口也漸漸被養大,與2005年守著一臺電視機,為心愛的偶像默默貢獻話費所不同的是,現在的觀眾更愿意看到選手之間一些戲劇化的沖突,或者說是直接在選手身上做文章。
至于這點,好在作為“選秀鼻祖”的超女并沒完全摒棄初衷,選手雖然話題不斷,但她們的人氣和影響力依然有目共睹,圈9登上西甲聯賽、王金金登上紐約時代廣場電視大屏、莫安琪現身NBA西部決賽賽場等等這些,除了粉絲所堆積起來的人氣驅使外,選手自身的實力也成為其能登上國際舞臺的重要因素。
可是,面對如今新人輩出的娛樂圈,即使成功躋身國際舞臺站在至高的起點,但如何放心立足也是“超女”本身需要思考的問題,有了“前輩們”璀璨星途作為前車之鑒,在本屆“超女”收官之后,這些選手們的未來規劃和發展都是有待好好商榷的事。
所以說,曾制造過“現象級”爆款的《超級女聲》,盡管使用的是金牌御用團隊和操作手法,或許也確實是因為大的媒介環境原因,本屆“超女”在知名度和關注度上確實不如從前。
但是在網絡節目中,《超級女聲》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總決賽冠軍之夜直播1個半小時,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突破1000萬,選手人氣值突破8億。曾經一手將李宇春推向“偶像神壇”的盛況雖然難以再續,但“超女”的商業號召力,卻始終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殆盡。盡管成為網綜,但它所制造的社會熱度、粉絲基礎仍能站在同類競品前列。
10年前“超女”所締造的輝煌或許放到當今媒介環境下已無法再現,但10年后“超女”不向大環境所妥協、讓步,堅持節目初心的做法也著實令人佩服。時至今日,“超女”早已晉升為一份情懷,是一份共同承載的記憶。“超女”歷經風雨十載,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