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一檔前所未見的大型原創網絡綜藝會如深水炸彈般引爆全網,為整個綜藝娛樂行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和震動。為何還沒開播就敢有此預見?只因為這檔節目叫——《明星的誕生》。
勇做“顛覆者”
如今的明星產業,蛋糕看起來似乎前所未有的大,但是行業之亂卻也讓上游的影視公司和受眾終端的觀眾們都深感無奈。的確,偶像固然是市場高度細分的情況下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無論影視歌哪個領域的優質資源幾乎被偶像把持,所有項目都一味追求鮮肉當道,用人氣換收視換票房,實在是產業鏈不健全的畸形生態。
在有著豐富影視作品運作經驗的拉近網娛看來,最近引發大家廣泛討論,甚至出動總局發文進行行政干預的“小鮮肉當道”和“天價片酬”現象,背后真正深層的原因在于整個行業缺乏創新動力,大家都想著如何在現有的行情里分自己的那杯羹,卻沒有任何機構或團隊,敢于站出來擔負起向行業輸送高質量人才的重任。
萬幸的是,在這一點上,同為“業內老司機”的愛奇藝和拉近不謀而合,都愿意出動自己手中最頂級的資源全力推新,給行業培養有職業素養和產業功底的藝人。這才有了《明星的誕生》這檔即將顛覆行業的大型網綜。
據悉,《明星的誕生》由愛奇藝聯合拉近網娛打造,意在從零開始,全面立體展現上百位演員練習生的巨星養成之路,為演藝圈輸送有顏值、有演技、有魅力的“三有”實力派,同時把演藝圈的生存規則毫無保留地呈現給觀眾。節目為期12周,由11期錄播和1期直播總決賽構成,最終脫穎而出的8位巨星,將有機會參演節目同名院線電影《明星的誕生》,并且享受拉近網娛的獨家推薦,獲得一流的影視資源。
娛樂圈的“饑餓游戲”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明星的誕生》,那么這是一檔以娛樂圈為行業背景,以真人秀模式展現娛樂圈的“饑餓游戲”。
以往任何時候,但凡“明星”出現在大眾視野,無一不是光鮮亮麗左擁右簇。即便是打著“造星”旗號的選秀節目,從開山鼻祖《超女》演進到女團時代的《加油美少女》,都沒能擺脫“舞臺秀”的節目概念,幾乎把全部精力用來展現選手們“臺上一分鐘的絢爛”。然而這種模式越來越尷尬的地方在于,這些介于素人和明星之間的選手,或者叫“準明星”,無論發揮得再好,受限于經驗的欠缺也難以和專業歌手匹敵,在觀眾早已見多識廣的今天,實在無法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新鮮感。
《明星的誕生》則獨辟蹊徑,作為一檔定位“真”的網絡綜藝,它著力展現的,恰恰是那“臺下十年功”的艱辛。行業的浮華背后,娛樂圈究竟是一步天堂,還是地獄試煉?為了能全方位立體呈現上百名選手之間的合作和競爭,捕捉到每一個人在12周之內經歷的涅槃考驗,展現他們最獨特的魅力所在,《明星的誕生》錄制過程設置超過40個機位,實現了從排練到培訓到生活的全方位、不間斷記錄,利用網絡平臺的靈活性和參與性,讓觀眾直面殘酷的娛樂圈生存法則,觀眾將看到選手在生活、訓練、舞臺、評定4個不同領域的綜合表現,從而選出最符合觀眾期待的“超級巨星”。
殘酷能力教育:從素質教育到高壓測試
而這些“未來新星”,來源于《明星的誕生》前期作業團隊遍及全球的地毯式搜尋。獨家“星探”團隊兵分四路,不僅在互聯網上展開秘密召集,還打通各大影視項目選角副導演手中的資料數據庫,從中發掘儲備人才。除此之外,節目更是不惜成本派出專業造型經紀人帶領海外選拔小組全球作業,足跡遍布韓國、日本、泰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臺灣地區、香港地區……另一邊,基于拉近在影視行業豐富的人脈積淀,也歡迎各大影視公司把旗下新晉的種子選手推薦進來。
百名優質選手的儲備,為接下來12期的高強度打造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在如今的演藝圈,演員分兩種:一種是“空降”型,不管因為什么原因走紅的明星,最終總是殊途同歸要拍電影、當演員;一種是“學術”型,出身各大表演院校,然后順理成章通過選角試鏡進入劇組。前者自然空有熱度卻毫無培養過程可言,當演員只為了把自己的人氣快速變現;后者往往只培訓“聲臺形表”那一套受限于“演員”甚至只是“舞臺演員”定位的教學內容,卻鮮有對少男少女們的行業提點。
反觀《明星的誕生》,廣邀各路幕后高手擔任特殊指導,突破性的設置MC、導師、特殊導師以3+3+6的形式出現。其中,MC主要負責陪伴,而資深知名演員擔任的導師,和化妝、形體、編舞、武術等各種類型的技術導師,都是為了給選手們帶來一場培養“明星的自我修養”的素質教育而存在的。
也就是說,在這個節目里,選手們才是唯一的、真正的主角。而節目致力于打造的,也不只是“演員”,而是合格的“明星”。二者的區別在于,對于明星來說,演技只是他們業務能力的標配,除此之外,情商、心理素質、應對危機的公關能力、形象和身材管理能力、時尚品味等都是節目比拼的呈現范圍,力求打造真正配得上萬千寵愛的偶像榜樣。而最終究竟誰能成為久經淬煉后的“真金”,決定權則完全交給網友。
在拉近網娛的計劃中,優勝者們都將被優先推薦,進駐行業內一流制作的影視劇組擔綱角色,也就是說,關注《明星的誕生》,網友將成為未來相當一部分行業話題劇的制片人之一,親手決定誰將引領未來幾年的影視新潮流。
一億投資不給明星給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的誕生》堅持用一億的投資打造真正的大制作網絡綜藝,但是卻堅決不把噱頭放在靠用高昂片酬請大牌明星這樣投機取巧的做法上去,這里沒有大明星,但是這里會親手締造未來的一線巨星。這樣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觀眾的尊重。網絡時代,人人都是“世界公民”,對于觀眾來說,全球范圍內的優質內容他們沒見過?見得多了,再回頭看市場上用花錢請大牌+舶來或偷來模式這樣投機取巧的心態打造的節目,一眼就能識破其中無聊的“套路”。這就是為什么這些年明明真人秀多如牛毛,全民爆款卻越來越難得見的根本原因。
對比之下,《明星的誕生》這樣建筑于行業參與者身處娛樂圈多年的觀察與思考,理性地把投入花在幕后制作上的“真·大型原創IP”尤為可貴。其實無論拉近還是愛奇藝,長久以來都以對原創項目的參與和支持得以在產業立足,尤其是愛奇藝近些年靠出品原創綜藝,迅速和競爭對手拉開差距,形成自己特有的頻道形象。2015年6月,愛奇藝首次提出“純網綜藝”的口號,各類純網綜藝迎來迅猛發展的浪潮。其中,愛奇藝憑借敏銳的行業觸覺和獨到的眼光,精準把握純網綜藝“脈搏”和“走向”,積極尋求純網綜藝的多種可能,先后開辟出諸多首創題材。在強大的開發制播能力和平臺資源優勢背景下,愛奇藝已誕生多個純網內容爆款,如已經熱播三季的首檔音樂推理類綜藝《偶滴歌神啊》,魔音繞梁的首檔方言音樂綜藝《十三億分貝》,青春感爆棚的首檔大型明星校園體驗式真人秀《我去上學啦》等。
不僅如此,兩方強強聯合締造的《明星的誕生》,最終目的是希望向業內優秀的原創作品輸送高質量人才,為原創影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此種種,可見《明星的誕生》完全體現了一個匠人團隊制作節目的用心,和娛樂圈從業者對身處的行業的責任心。如此“真心真意”的節目,又何愁不能打動觀眾、何愁不會引爆全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