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三里屯到上海虹橋天地,從4000+到10000+線下參與者,黃磊和他的黃小廚noob市集在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內,以美食鏈接生活方式的獨特文藝氣質,在美食愛好者和粉絲群體中引發瘋狂追捧。
這個由黃磊創立一年時間的黃小廚,如今儼然成為互聯網行業和投行關注的明星項目,這在明星跨界互聯網創業中實屬罕見。
在移動互聯網的觸角滲透至熱門生活每個角落的現狀下,外賣平臺以及生鮮食材電商固然可以不斷縮短人與食物的距離,拉進人與美食的單線關系,而由人、美食、生活組成更為多元的社交關系圖譜卻并沒有真正生成。
在這一領域,側重點主要在食譜分享與電商平臺的下廚房、豆果美食、美食天下,則屬于上述前者關系的典型代表。
對比之下,為什么黃小廚能夠成為一款現象級產品?黃小廚這個超級爆款IP又是如何打造的?
文化IP衍生的一種生活標簽
隨著IP概念的日漸深入人心,尤其是文化娛樂行業對IP的追捧越發強烈。打造一個成功的IP,往往需要較為復雜的流程。在這個流程中,從商業定位著手無異于成本最低、方式最便捷的切入點。
對于黃小廚,黃磊這樣表述:
要做的不僅僅是“食譜”,甚至不只聚焦“美食”,我們更愿意在與美食相關的生活方式領域做更多的探索,比如與美食相關的內容、食材、烹調器具、廚房電器等。當然,黃小廚的未來,也絕對不止于此。
因此,我們看到黃小廚在打造品牌IP的過程中,有著明確而清晰的商業路徑:
以市集的方式連接美食及生活方式產業鏈,打造這個相對獨立的IP,進而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聚合平臺。在線下,有“黃小廚noob市集”與“小廚當家”兩個社群活動品牌,其中黃小廚noob市集明確充當了線下社群聚合者的角色。
以剛剛結束的黃小廚noob市集上海站為例,創造了10000+人齊聚活動現場,億萬觀眾在線觀看直播,50多家媒體跟蹤報道,60多家品牌參與展出的盛況,是一場集美食、體驗與藝術的“黃小廚式”生活方式的推廣與呈現,這一站也與北京首站共同成為了黃小廚打造未來生活體驗空間的雛形。
不同于其他同類產品,黃小廚憑借黃磊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通過社群+粉絲經濟的方式,以黃磊與用戶的互動,帶動用戶和用戶之間、用戶和商戶之間的互動,與為每一位參與者提供的不僅僅是交易平臺,更是一種美好生活方式外化、可觸摸到的體驗平臺。
黃小廚noob市集將不斷升級和演進,朝著品牌化、常態化的方向發展,這也是黃小廚noob市集的競爭力所在。
從商業角度來說,黃小廚是生活文化IP產生的一個標簽,其所產生的價值更多的是黃磊帶來的生活文化經濟,以及一種觸及現代人所渴望的生活方式的重新認知價值。
構建新媒體內容傳播矩陣
相對于線下活動直接帶來的精準受眾用戶,黃小廚在線上所構建起來的新媒體內容傳播矩陣,顯然覆蓋人群更為廣泛。而且,與黃小廚noob市集部分有效互補,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生態社群。
對于黃小廚而言,本質上則是一個媒體化的品牌社群,有關美食、家庭、生活以及黃磊本身產生的內容,成為黃小廚強有力的品牌輸出手段。
來自黃小廚內部的一份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內:
微信公眾號“黃小廚”訂閱用戶超過70萬+,總閱讀量超過1000萬,用戶流失率常年保持在0.01%;
微博“黃小廚noob”,訂閱用戶超過28萬,總閱讀量超過5000萬,用戶活躍度在同類型賬號中名列前茅。
除了官方微博、微信的自制內容之外,黃小廚通過與諸如騰訊視頻、蜻蜓FM、電視綜藝等媒體平臺合作,強化聯合出品內容的打造。
. 和騰訊視頻生活頻道聯合“黃小廚”共同出品的《黃小廚的春夏秋冬》,第一季有2.5億播放量,9月7日第二季已經上線。
. 2016年9月14日,黃小廚又與國內首家網絡音頻平臺蜻蜓FM深度合作,正式入駐蜻蜓FM。
. 2016年四季度,何炅、黃磊首次搭檔的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也將在東方衛視開播。
從黃小廚的傳播矩陣構建來看,始終圍繞黃磊并精準匹配關聯屬性媒體,內容也不僅限于分享菜譜,還有與人生有關的情感、故事以及美好生活的具象細節。
而上述所有的一切,并非簡單的一次性內容輸出,無論是黃小廚自制的音頻欄目《小廚FM》,還是《小廚來客》,都在黃小廚這個超級爆款IP之下,打造獨立的內容IP。由《小廚FM》整理編輯的書籍《黃小廚的美好日常》,便是一個衍生品。
至此,再回顧黃小廚這一周年的“成長歷程”可以發現,從一開始,無論是線下的黃小廚noob市集,還是線上精心布局的內容,都有著明確的IP意識——就是依托黃磊,去中心化,讓黃小廚這個品牌生出人格化。
黃小廚已經品牌化,且在活動、文案、視覺、話題、品牌形象上占據用戶的心智。黃小廚品牌人格化的成功塑造,讓用戶牢牢記住了這個品牌。
新消費主義之下的明星跨界
老子有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在古代,男人在廚房里悟出了治國之道;在當下,廚房儼然成為了男人事業之外的另一重要活動空間。
近年來,電視、網絡上的美食綜藝節目越來越多,娛樂明星們開始紛紛走進廚房。《十二道鋒味》中謝霆鋒做主廚,《穿越吧廚房》中胡海泉搭檔黃磊聯袂MC......即使是曾經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們,也可以不顧形象展示日常普通的一面。
與娛樂明星們在美食綜藝節目開辟新事業不同的是,黃磊卻選擇了創業這樣特殊方式進入美食領域。
在過去運營的一年時間里,從微信公號到線下小廚當家、黃小廚noob市集,黃小廚匯聚的不僅是黃磊的粉絲,更是那些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的人,未必都是美食達人或吃貨才會成為粉絲,每一個普通人也都皆有可能。
黃小廚滿足的不僅是胃,還有每一個用戶的情緒與渴望。黃磊本人多年的演繹事業,以及集合演員、編劇、老師、烏鎮戲劇節策劃人于一體的多重身份,讓他知道如何游刃有余地表達這種情緒,如何通過黃小廚有效傳達給用戶。
黃磊曾經說過:“我們對家庭的記憶,其實就是一頓接一頓的飯。愛情,最深的感受,除了對彼此的愛,可能就是在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好了。”
在松田龍平、山田優主演的喜劇電影《烤肉大戰》里,爺爺對孩子們說:“吃飯是最好的,人初次認識另一個人,想和那個人成為朋友、戀人,這么想的話,首先就是一起吃飯。吃了很多遍,有天一定會成為朋友,成為戀人,最后能成為家人。”
這大抵是黃磊與電影對美食、愛情、親情以及人生的共同感悟:美食成為了一切關系的紐帶。
于是,黃磊和他的黃小廚選擇了互聯網的方式,做一個“小而美工匠的集結號”,以工匠精神分享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展現黃小廚的美食哲學,傳達出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
可以說,黃小廚作為一個以美食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品牌,是對新消費主義的又一次熏染。當消費者逐漸跨過實用和低價的物質需求,開始愿意為情緒、氛圍、生活品質付出;因而,黃小廚的成功,得以最終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