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段子:幾年前中央決心拿出一億,安排四萬名局級干部重走長征路。消息一經披露,引起網民熱議,人民群眾紛紛表示不要任何報酬,自愿扮演國軍、地方軍閥進行圍追堵截,保證讓他們一個都活不到陜北。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所以當小編我第一次聽說《隱秘征程》這個項目的時候,心中是帶有懷疑和不屑的:不會又是作秀吧?
直到我進了組,看到了這樣的拍攝場面:
好吧,你們贏了!
隨后我找到了該紀錄片導演付勇,談到了該項目的創意和策劃問題。
“我們就是要真實、誠意。”導演付勇是個嚴肅而不失幽默的中年男子,這是訪談期間他不斷強調的一句話。
“可是你們這樣,會不會被別人認為是作秀呢?”
“那是別人的事。”付導的態度很堅決,“別人的嘴我們管不了。我們只能按照自己的本心做事,并且盡量做到最好,至于會不會被認為是作秀,我想,這個世上眼瞎心又瞎的人,應該不多吧。”
好一張利嘴!
“真人參與、實景拍攝、高度還原,如此耗時耗力,真的只是單純的向長征致敬嗎?”
“致敬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則是傳承。”付導一臉嚴肅,“長征距今已經80年了。80年,可以抹去很多東西。但是長征的精神,那種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永不放棄的精神,就是800年也不會過時,更不會被抹去。我們致敬并傳承的,就是這種精神。”
“那你們準備如何還原當時的長征呢?只是單純的走過去走過的路嗎?”
付導(笑):“如果只是單純的重復走路,那豈不是真成作秀了?除了真實與誠意,我們更注重的是細節。”
“具體是什么樣的細節呢?”
“我們組織了216位武警官兵和民兵戰士參與拍攝,期間所用到的草鞋、舟船、干糧袋、標語等等,這些都是百分百還原歷史的。在代入感方面,我們力求完美。”
“這些細節,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
“歷史的細微之處,最容易被人所忽略。但它們往往是最能夠解讀歷史真相的關鍵鑰匙,同時也是最能夠實現紀錄片真實性與貼近性訴求的有效因素。穿著運動鞋,撐著油紙傘去拍長征,總歸不合適吧。”
好吧,我服了。
對話完付導,了解了《隱秘征程》的創意和策劃,我突然想到了佛家對人生三種境界的闡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
在這個處處充滿套路和噱頭的社會,我們早已習慣了包裝、修飾,甚至欺騙,以至于當我們看到《隱秘征程》那一覽無遺的真實、誠意和細節時,一度有些不適應。那種感覺,就像把你喝慣了的三鹿突然換成純牛奶一樣。
或許,這世上最好的套路就是沒有套路,讓一切都回歸真實與平淡。就如《隱秘征程》這般,沒有明星大腕,沒有油頭粉面,有的只是那鏡頭下厚重的歷史和一顆顆虔誠的赤子之心。
雖漸行漸遠,但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