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 www.tianyan360.cn 由河北青山綠水文化傳播公司出品,朗克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怡然自德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聯合發行的反戰題材電影《何去何從》于今日上映,為觀眾帶來一部震撼心靈的戰事影片。
看點一:日本兵抗日 獨特題材深刻反戰
近日戰爭題材電影已經屢見不鮮,但日本兵抗日這樣的劇情還是頭一次見。電影講述中泉英雄飾演的畫家石橋被征召入伍,卻被日本軍官稱為帝國的恥辱,而石橋在機緣巧合下與韓莊村民們相處了一段時間,對善良的村民們產生了感情,更加厭惡戰爭,體現了他作為一個普通小人物的無奈。為了塑造好這個內心復雜的角色,中泉英雄常常拿著劇本獨自蹲在一個角落培養情緒,好幾次都處于崩潰的邊緣無法出戲。
看點二:取材真實 “日本兵日記”再現歷史
一本深綠色感光封皮的日記本,印制規范,扉頁除“滿洲出征日記”幾個字外,右下角還有石橋本人的正方形篆刻手章。日記里主要記錄了攻打、占領喜峰口的行軍作戰歷程,當時不分晝夜地持續激戰,但日軍卻屢屢“受挫”。頑強的中國人奮起抵抗,死守住了長城防線,才保住了長期生存的家園,而石橋同鄉在這場戰役中全部陣亡。戰爭的殘酷與失去戰友的痛苦讓石橋開始質疑戰爭的意義,煎熬與良知也讓他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雖然時過境遷,當年的種種只留下只言片語,但是依然能從這些簡單的文字中感受到人性的交織。這本日記在河北被發現,現作為抗日文物史料收藏于喜峰口長城抗戰紀念館。電影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日記的主人石橋,影片里真實還原了日記里那段早已沉封的歷史往事。
看點三:中國影片首次入圍費里尼獎 特殊視角備受期待
作為曾獲聯合國紀錄片最佳影片獎的導演關晶,他的這部反戰電影憑借著獨特的視角、深度的人性思考、真實的取材受到了許多關注。在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中,電影《何去何從》作為優秀反戰影片入圍聯合國教科文費里尼獎,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本土電影第一次入圍這個獎項,這對影片給予了充分肯定與高度的評價。更有媒體這樣評價道“這樣的題材極為鮮見,它不同于以往抗日影片的固有模式,選擇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看待戰爭對人性的摧殘,用小人物的悲歌真實地向觀眾展現了戰爭的殘酷。”
電影《何去何從》由河北青山綠水文化傳播公司出品,朗克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怡然自德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聯合發行,影片旨在給大家呈現一場視角獨特的戰爭,電影于今日登陸各大影院,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