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楊樹鵬導演暌違五年的最新作品電影《少年》是作為一部體量很大的故事,不僅承載了主人公,兩個少年的特殊殘酷青春記憶,也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究竟什么能消弭罪惡,救贖痛苦?
犯罪影片在今年中國電影市場上不斷涌現,電影《少年》則將采用一種獨特的視角呈現一位自小在福利院長大的少年經過十年隱忍而實施復仇的故事。
成長于福利學校的少年蘇昂與林巧自小相依為命,彼此取暖,但是這段不美滿的童年記憶成為了少年心中難以抹去的屈辱。隨著十年時光流逝,蘇昂成長為電腦天才,曾經屈辱的記憶使他開始精密的設計一場十年隱忍時光后的復仇計劃。整部影片的發展隨著一具被發現的白骨引起,代表著正義的刑警張建宇接手此案,隨著調查的推進,多種身份的人員不斷浮出水面:酒鬼、屠夫、音樂指揮、醫生。這場由少年精心設計的網絡正在將成年人不斷收攏進去。
在《少年》發布的“隱忍系列”海報中,以“黑金”色為主色調營造出一種懸疑緊張壓抑的氣氛,影片中的八個人物角色以手掩嘴,似乎在訴說著一段難以言說的心事,他們的表情或者冷酷無情,或者眉頭緊鎖思考狀,或者呈現驚恐擔憂,這些表情與角色在劇中所處的情境有著極大的關聯。2016年11月23日,電影《少年》發布“燃點”系列海報,這一系列海報共包含四張,背景統一采用讓人感覺神秘的“案情分析關系圖”,單從海報背景的選擇就已經體現了這部電影撲朔迷離的案情設計以及復雜的人物心理。海報中的相關線索分別與電影中的四組角色互相對應,案發現場的雜亂無章,隱隱浮現的白骨,一張清秀的女人素描,還有分散在圖片周圍的斑斑血跡,使得詭異的情節氣氛更加濃重。
導演楊樹鵬說,這部電影,看不到最后你不會明白最終的真相。是的,這場迷局環環相扣,局中人爾虞我詐,費盡心機,就好比我們日常生活中玩的游戲“誰是臥底”類似。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人才是最終的勝利者,但也是整個游戲中最恐怖的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