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徐黃麗劇照
圖為徐黃麗劇照
圖為徐黃麗劇照
昨日,四十集情感大劇《木蘭媽媽》在山東衛視完美收官,徐黃麗自然也收獲滿滿。《木蘭媽媽》的完美大結局把無數觀眾看哭了,孩子們終于解開各自身世之謎,于木蘭和鄭博洋的病情都得到了治愈,這幾家人的日子喜氣洋洋,很是讓觀眾感動和開心。
從母親孕育我們開始,就背負上了責任,她們拋卻了美貌與容顏,從不退縮。如果問孩子你這輩子最虧欠的是誰,不是你將來的愛人,也不是你將來的孩子?;丶铱纯?,是為了你操勞一生,兩鬢斑白的媽媽。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就算媽媽眼睛里含著淚花,那也是幸福的。
圖為徐黃麗劇照
《木蘭媽媽》在CSM的央視和省級衛視收視率排行一度第一名,每日的收視成績均破1。該劇由山東廣播電視臺、北京東澤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宏澤影視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王振宏、王長虹導演,由陳小藝、范雷、徐黃麗、劉之冰、劉琳、于藝璇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農村姑娘于木蘭,因照顧患病的爺爺,耽誤了終身大事。離異男人年朝陽被木蘭孝心感動,向木蘭求婚。木蘭帶著爺爺,年朝陽帶著兒子小魚,不顧雙方親人反對,組建了新家庭。婚禮現場,年朝陽前妻陳艷麗送來一個女嬰,木蘭可憐這個孩子,留下了她,并且起名小月。從此于木蘭十幾年如一日,將小魚、小月(徐黃麗飾)視如己出,撫養兩個孩子長大。
圖為陳小藝、徐黃麗、劉之冰、范雷、劉琳等主演海報
目前電視劇市場上一片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雷劇當道,多年前當雷劇一詞剛剛出現時,被觀眾譴責的當事的編劇也會非常難過,也會自責反省,而當下仿佛成了不罵不火的節奏,在一片罵聲里才能證明劇集有影響力,連演員徐黃麗在《木蘭媽媽》開播至今不斷有觀眾留言開罵,各種罵,質疑,各種質疑都有。罵她白眼狼、長得丑、長得矮、演戲假等就連說話都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聽了很不習慣等等。然而,后面劇情峰回路轉,小月成功逆襲,觀眾給徐黃麗好評不斷,對徐黃麗的出演充分予以肯定。
一直保持低調的徐黃麗,帶著《木蘭媽媽》開啟霸屏模式,徐黃麗在《武則天秘史》、《爸爸是條龍》、《穿越烽火線》、《不能沒有娘》等電視劇中,因出色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作為徐黃麗個人今年最大一部電視劇作品,《木蘭媽媽》的高收視率展現了徐黃麗的更多可能性,也更加坐實了徐黃麗的“國民閨女”寶座。
《木蘭媽媽》沒有采用大制作和當紅偶像的“流水線”式的造劇模式,而是走情感人物真實、厚實等渲染路線。人物塑造深刻,節奏張弛有度,情節引人入勝,以情動人,讓觀眾欲罷不能,才是它的制勝法寶。
電視劇從一播出就深受中老年女性的喜歡,演員陳小藝從《外來妹》、《半路夫妻》、《唐山大地震》等劇中給人留下了“好媳婦”“好媽媽”的印象,這次又出演《木蘭媽媽》也符合她的一貫形象。但是有些看過電視劇的觀眾,對“木蘭媽媽”這一人物還是產生了爭論,吐糟“劇情太不真實,把所有的苦情情節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為此該劇導演王振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不真實”做出了回應:“觀眾不再相信,是因為社會風氣變了,在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社會,當金錢作為主要衡量標準時,群眾道德的天平就會偏移。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有這樣的作品,傳遞傳統文化理念,電視劇要求有更豐滿的人物,還要具有一個更加積極的價值導向。”
反觀現在的電視熒屏,網絡新媒體,充斥著各種生活劇,但無非也就歸為三大類:閨蜜互撕,婆媳大戰,青春愛情。怎樣才能表達父母的觀劇需求呢?王振宏在創作《木蘭媽媽》時每天都在深思。
12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對“家庭和睦”發表了重要講話: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家庭和睦才會社會安定,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赌咎m媽媽》里的于木蘭就是一個為了家庭的和睦,甘愿付出任何代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