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現代版《甄嬛傳》”的2017年青春職場大戲《三個女人一臺戲》正在甘肅緊鑼密鼓地展開籌備工作,據悉,本劇由鄭曉龍導演擔任藝術總監,知名青年作家燕非子擔任編劇,國內頂級制作團隊擔綱制作,國內著名音樂團隊提供主題曲配樂,從制作團隊上看,《三個女人一臺戲》確實是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一部電視劇精良之作。而本劇的導演也一直被外界所猜測,日前《三個女人一臺戲》官微放出一組慶生照片,原來本劇導演竟然是許長軍!
說起許長軍就不得不提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是我國大陸成立最早、出品精品電視劇最具名望的專業電視劇制作單位,正如該中心原主任、本劇的藝術總監鄭曉龍介紹的那樣:“我們中心有美工改導演的,如馮小剛;也有演員和攝影師、制片改做導演的,如趙寶剛等;許長軍和我一樣,是由編劇改做導演的,他原來就是一個好的編劇,寫過不少劇本,岀版過多部小說。我認為,編劇改做導演,因為具備領會和講好劇本人物故事的能力,往往拍的戲就好看!” 《三個女人一臺戲》的導演許長軍正是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導演、編劇。
許長軍導演20多歲時在哈爾濱從事劇本和小說創作,作品頗豐。《胖女人瘦女人和時髦女人》作為無場次話劇劇本在《劇作家》上發表,成為當時探索性戲劇的劇本之一。隨后相繼岀版小說集《三對戀人和一個單身漢》、《傻子》、《大氣功師行騙記》,長篇小說《西門大官人》、《黑沙崗》。先后投拍和發表劇本《罪惡》、《槍王》、《玩的不是心跳》等。1995年自編自導中篇電視劇《巨足人》,同年,擔任編劇(與人合作)的電視劇《孫毅將軍》在央視一黃時段播出。翌年,又自編自導大型多場次話劇《君子國的月亮》,指岀“演員表演生活化”和“場次轉換寫意式”拍大話劇,把舞臺劇融入許多影視劇手段,引起同業關注。
1998年,許長軍被當時的北京廣播電視局吸納作為“特殊人才”,分配到北京中北電視藝術中心工作。
2001年,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主任鄭曉龍決定,把許長軍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并開始帶著許長軍從以嚴謹態度,扎實地抓劇本入手,由編劇改做導演工作。2004年春,因做領導工作已幾年沒拍戲的鄭曉龍又開始導演工作,拍攝《刑警使命》,帶著許長軍導演跟在身邊三個多月做導演助理,師生兩人同住一個房間,拍戲收工后仍一起研讀推敲劇本,細到講演員走位和鏡頭拍攝運用,言傳身教,讓許長軍導演耳濡目染,真正感受到鄭曉龍老師的創作理念和藝術情懷。
許長軍導演作為獨立導演創作制作的長篇電視劇《冬土》、《大掌柜》、《笑臉》等作品中,可以看岀許長軍導演努力領會著鄭曉龍老師的點化和教誨,多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拍戲,故事不胡編亂造但又生動好看,連連岀彩兒,人物有血有肉但又鮮活,個性十足,臺詞語言不俗套不口號式,但又邏輯對位且貼切身份和場合氣氛,又充分看岀他對攝美錄化服道精致的要求。
這次《三個女人一臺戲》這部青春職場新作品的最初創意,正是源于鄭曉龍導演和許長軍導演多年前的創作思想碰撞,并由鄭曉龍導演欽點許長軍完成導演工作。為支持許長軍,鄭曉龍親任本劇藝術總監,盡管他自己的創作任務非常繁忙,但是無論是劇本的修改完成,還是導演手法的風格運用,鄭曉龍都傾注了大量心血,做這部大戲的實際“掌舵人”,對許長軍的導演工作和本劇的美滿成功,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