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一千零一夜》梁文道又回到夜晚的街頭,邊走邊講。他推薦的新書是古羅馬西塞羅所著的《論友誼》,這是一本混合了哲學+古羅馬文學史的作品。
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是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雄辯家、法學家和哲學家,以善于雄辯而成為羅馬政治舞臺的顯要人物。西塞羅深遠地影響了歐洲的哲學和政治學說,至今仍是羅馬歷史的研究對象。
西塞羅一生創作力驚人,在政治、法律思想、哲學和教育方面都有著作,哲學方面的代表作《論友誼》通篇強調了友誼與美德的重要關聯,一個有高尚美德的人才能擁有一段真正的友誼。
如今,朋友、閨蜜、哥們等稱謂,都是象征友誼的標簽,友誼變得純粹而簡單,吃喝玩樂,聊八卦談困惑都算的上是朋友。但是西塞羅在公元前44年寫《論友誼》的時候,友誼不是私人之間,而是在社會和公共事務當中,友誼具有什么樣的位置。
友誼是古代哲學家的重要論題,如柏拉圖、亞士德、比克泰德、塞內加等都曾寫著作談友誼。距今2000多年前的《論友誼》揭示:真正的友誼沒有任何利益關系,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仰慕欣賞對方的品德。兩個有德行的人,彼此尊敬,才叫真朋友。
《論友誼》的題材是對話錄,這是古羅馬時代流行的文學題材,你一言我一語談論哲學問題。西塞羅是假借萊利烏斯之口來論述友誼,他認為所謂朋友不止是死亡不能將他們區隔,甚至反過來,由于死亡的區隔,更證實了朋友間的友誼。當朋友離開,關于他的所有記憶都在腦海中保留。每當遇到挫折、遇到困難,不知該如何選擇的時候,朋友就出現在腦海中。他的肉身已逝,但德行留下來,成為行事典范。萊利烏斯生活的時代比西塞羅早一百年,二人在時間上并沒有交集,但從有關萊利烏斯生平的記載中,西塞羅知道了他是什么樣的人,從他身上得到砥礪自己的品德,他們的友誼穿越了時空,跨過了生死。
梁文道本身是哲學系出生,但因為哲學太難懂,所以一直沒有在節目中介紹哲學書籍。本期節目從簡單的哲學講起,以后還將為觀眾繼續介紹哲學類書籍。
今日最新上線的《一千零一夜》推薦的是約翰·伯格的《觀看之道》,是一本談論藝術與社會之關系的小冊子,梁文道講述“囚禁在男人目光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