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衛視和大業創智聯合出品的《閃亮的爸爸》第二季于上周溫暖收官。在吳鎮宇、張曉龍、張皓宸和白舉綱四位閃爸一個月的支教陪伴下,身處城子小學的留守兒童們都有了可喜的變化。而節目雖然暫時告一段落,閃爸團帶來的感動卻從未停止,關于“愛與陪伴”的故事,還在延續。
《人民日報》三贊: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閃亮的爸爸》第二季由于其升級的內容和聚焦留守兒童的主題,開播伊始便備受主流媒體的關注。在播放初期,節目曾被《光明日報》點贊:“作為一檔綜藝觀察秀,《閃亮的爸爸》選擇將焦點對準貧困地區的鄉村教育和留守兒童群體,“慢”下來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痛點,為他們與父母之間建立心的溝通橋梁,這種現實關照和人文關懷是社會共治的鮮明注腳。”
隨著《閃亮的爸爸》第二季的熱播,其包含的社會價值和教育意義也越來越凸顯,節目先后兩度獲得了《人民日報》的認可。上周《閃亮的爸爸》第二季溫暖收官,《人民日報》再次發文肯定節目引發的社會積極影響。第三次登上《人民日報》,文章更深層次地解讀了節目背后的意義:”既是老師又是‘爸爸’,既要上課教學又要照顧起居,這樣的雙重挑戰突破了以往‘爸爸帶孩子’娛樂逗趣的模式局限,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探討當今社會中有關親子與教育的命題。”
節目不僅在媒體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在社會上更是喚醒了廣大觀眾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思考。播出過程中,《閃亮的爸爸》第二季不斷收到網友好評,有觀眾甚至怒贊節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四位老師的愛心和善心讓人感動”。
閃爸愛不散場:留守兒童未來的指明燈
節目中四位明星以支教老師的身份走進留守兒童的世界,不僅要教導孩子們學習知識,同時還要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做正向的引導,可以說四位閃爸不僅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老師,更是他們心靈的指明燈。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閃爸們通過“心愿屋”、“多彩課堂”以及“閱讀陪伴”等創新形式,一步步打開留守兒童緊閉的心,使孩子們有了可喜的轉變。吳占輝因為倔強和同學們格格不入,通過吳鎮宇的努力最后收獲友情;曾靜蕊懂事卻脆弱,在張曉龍的幫助下慢慢變得自信;王小燕的敏感,歷經張皓宸不斷的勸導開始脫下防備回歸天真;熊華麗起初不敢追逐自己夢想,在白舉綱不斷感染下也開啟了逐夢之路。
但是四位閃爸的支教時間畢竟有限,為了給孩子們留下改變未來的力量,每一位閃爸離開前都為他們布置了夢想角落,在這里留下鼓勵,期望孩子們的未來能走得更加精彩。更讓人動容的是,張曉龍在拍攝結束后依舊心系患有重癥肌無力的聶郎,甚至還不遠千里接他去到北京接受專家的會診,期盼他日后能像其他孩子一般自由追求自己的夢想。
雖然《閃亮的爸爸》第二季結束了,但閃爸們對孩子的影響不會終結,節目引發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也不會隨著節目的暫別而停止,《閃亮的爸爸》不說再見,愛不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