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單身青年,是近幾年活躍社交網絡的全民議題,大齡男女分享隨手拍期盼一份美好姻緣,用“解救”來調侃迫切的心情,可見人們對愛情永遠持一份雋永向往。
上周日晚22:00《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在江蘇衛視開播。新鮮增加演藝圈“熱戀款”情侶,全景聚焦素人男女相遇、相知的情感發育過程,金牌情感專家坐鎮演播室,獨到把脈單身青年交友中的疑難雜癥——節目開播之前,總導演提前“劇透”本季節目的升級看點,這一季《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進一步升級節目的情感服務格局:戀愛這件“小”事,不僅是呈現大城小愛的浪漫,更應關照當代青年情感價值觀的健康生長。
愛情保鮮是所有人都想實現的愿景
熱戀款情侶上好“修煉愛情”這一課
我們羨慕金婚夫妻的不離不棄,渴盼愛情永恒的爛漫童話,但一份感情從相遇的炙熱過渡到相守的平淡再歷經時間與現實煙火的消磨,有多少愛侶最終能完成一輩子的攜手呢。
以浪漫動人的愛戀為能量,以反映現實的相親為土壤,走過兩季春夏的《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讓觀眾在愛情的唯美與踏實間實現體驗相通,節目組投入更深一層的思考:相愛之后的情侶,都渴望相攜一生,然而,有多少人真的清楚知道,這份誠摯背后需要戀愛雙方付出怎樣的努力?
邀請熱戀款情侶加盟,是《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在探索情感節目服務功能上的一步跨越。總導演介紹表示,為了敲定熱戀款情侶嘉賓,節目組前期做了大量市場調研和腦力風暴,“增加’熱戀款’的樣本,絕不是為了秀恩愛或簡單展示愛情令人憧憬的一面,我們希望參與節目的熱戀情侶能身體力行上好從常相愛到長相守的這一堂’修煉愛情課’。”而最終選擇鄭愷程曉玥情侶,除了他們相戀三年多時間戀情穩定,還因為兩位藝人+素人的搭配,離普通人更接近。
心理學專家畢金儀在剖析明星嘉賓對廣大素人的情感示范意義時曾表示,大眾圍觀他人的情感故事時總習慣慨嘆,“我又相信愛情了”或“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在她看來,“這些戀愛經驗,對那些雖然到了一定的年齡,但是依然不會談戀愛的人是一定有指導性作用的。美好的愛情通過復雜的社會關系慢慢散開,好像面團發酵一樣,影響到更多的人,從而獲得強烈的社會意義。”
因此,全新起航的《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堅定“熱戀款情侶”的加盟對現實戀愛或單身男女具有對鏡自觀的意義,節目總導演指出:“談了三年的真實情侶,即將面對婚姻,怎么和對方的父母相處,如何去創造未來的生活,買房子、裝修,所有普通人會面對的問題,都將在節目里呈現。”
擴大社會婚戀樣本的關注面
加重素人相親比例引導大眾相信愛情
深耕社會熱點,江蘇衛視在過去涉獵了一系列情感綜藝,打造品牌矩陣:《非誠勿擾》——素人戀愛平臺;《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明星戀愛課堂;《女婿上門了》——家庭代際溝通手冊……不難看出江蘇衛視深耕情感題材的特色。
《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立足情感剛需,打造“戀愛教科書”。作為綜藝節目中偏紀錄片類型的一檔情感節目,關注戀愛話題的精準定位,深層探討男女情感的癥結,星素兼顧覆蓋多維度組合,以真實貼近生活的紀實手法,致力于倡導積極向上的戀愛觀。
“星素結合”一直是《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努力踐行的方式。曾經出現在節目中的素人,用充滿了煙火氣的大眾視角,解讀了戀愛里的種種疑難雜癥,傳遞的戀愛課題全方位關照著現實,而全新的《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節目,將繼續強化素人CP的看點,擴大社會婚戀樣本的關注面。
據介紹,節目組早在今年的“情人節”當天就啟動了素人招募,奔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展開大型招募活動,并聯合多家相親網站開通報名渠道,為的就是尋找更多樣化的類型樣本,投射出普通人現實情感生活的面貌。加重素人相親比例,引導大眾相信愛情共同成長,是本季《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節目制作的核心要義。
情感專家全景式把脈情感難題
關照當代青年愛情觀與婚戀觀的健康成長
與音樂節目具有相同國民度的情感綜藝,一直是熒屏上頗受追捧的節目品類,觀眾追看節目的過程中,跟著嘉賓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戀愛中的點滴。除了汲取更廣泛維度的社會婚戀樣本,今年的《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還將加重演播室情感專家坐鎮的“軍師價值”,江蘇臺資深情感主持人陳怡擔任演播室環節的主持人,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情感作家曾子航、藝人嘉賓寇乃馨將從不同角度出發,幫助大家學習到戀愛的正確姿勢,學會處理男女相處中的矛盾與分歧,引導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與婚戀觀。
在偏紀實風格的情感綜藝中穿插演播室部分,會否打斷觀眾代入觀看的情緒連貫性?對此,節目總導演認為,正是因為在情感場景呈現上充分尊重真實、紀實的還原,就更需要引入情感專家的及時引導。“我們曾有過觀眾樣本調查,節目主要收視人群,集中在18-35歲、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群體。考慮到受眾比例中相當一部分的年輕群體,他們可能正處在愛情觀、婚戀觀生成和發育的成長階段,是需要有專業素質和社會閱歷的專家’指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