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tianyan360.cn 大部分人們對于美食的認識還停留在滿足自己味蕾這個層面上,每天都可以吃到自己的家鄉菜,慢慢的忘記了它們的珍貴,但是隨著江蘇衛視全新節目《最愛故鄉味》的播出,大家才了解到那些常年在國外工作生活的華人華僑,每當他們思念家鄉的時候想到的并不是珍貴的食材,美味的烹飪,精美的擺盤,而是家里人親手制作的家鄉味。一份家常菜便是他們對家鄉最實在的思念,執行總導演若萌講述了江蘇衛視《最愛故鄉味》的創作初衷。
講述海外特定人群的故事,打造不一樣的節目形態
雖說江蘇衛視《最愛故鄉味》是一檔美食節目,它卻更像是一檔在說故事的紀錄片,但是它又和一般的紀錄片不一樣。對此,執行總導演若萌介紹說:“《最愛故鄉味》的節目形態很特別,我們以主持人的視角切入,帶領觀眾走進主人公的生活,希望賦予節目更多的深度和廣度,讓節目更有溫暖。”
將海外華人群體定為節目的主體,導演組也有自己的考慮:“我們要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讓大家看到在海外打拼的中國人已經不是人們傳統中的形象,而是一種更自信的拼搏狀態。”同時節目中出現的幾位主持人也有著不同的年齡和閱歷,不同的主持人匹配不同的故事,讓節目呈現多種風貌,傳遞給觀眾更多體驗。
最大的“難題”是食材的過關保存,再大困難也要克服
回憶起節目的創作初衷,若萌顯得有些激動:“有一次去國外,和在那邊生活的朋友聊天,他們最大的困擾就是吃不到中國菜,有時候一個人的周末,甚至會因為吃不到中國菜在家里哭。”很多海外游子積攢假期,就為了買機票回國,吃到家里做的菜,吃中國的美食,對他們來說,故鄉食物也就是關于家庭感情的載體。
以美食出發,想給海外游子送去家人的慰藉,是《最愛故鄉味》最開始的創意緣起,節目在制作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困難,若萌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食材的過關保存,各國海關要求不同,我們只能想盡各種辦法,希望以最原始的味道,帶給主人公。”為了能給當事人保留驚喜,導演組也是想盡理由,腦洞大開。
每個故事都有群體的代表性,珍惜眼前人身邊事
了解這些以后,肯定會有不少觀眾好奇,當初節目組是如何甄選這些故事的,對此若萌揭秘道:“職業、年齡、性別都是我們考量的標準,我們希望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定的群體代表性。”除此之外導演還有特別的要求:“我們還需要主人公對家、對家中的味道確實有執念,有很深的情感羈絆。”
節目組希望每期節目的主人公代表著新中國人在海外的形象,他們正在奉獻著光和熱,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若萌說:“游子情依舊,鄉愁味正濃,珍惜眼前人、身邊事。”這是《最愛故鄉味》最想傳遞給觀眾的情感,無論走的多遠,記得常給家人打個電話,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