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農歷正月初五,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總決賽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盛大拉開帷幕。本屆藝術節總決賽集結了來自全國的選手、家長與老師共5000多人,場面浩大震撼。總決賽當天,除了選手們激烈的追逐比拼,開幕式演出同樣精彩紛呈,尤其是大型朗誦類節目《中國少年說》,其氣勢恢宏的音樂舞美、雄渾高亢的語言藝術,蓬勃向上的少年力量,驚艷四座!
《中國少年說》全新演繹
展現少年英姿
百年前的春天,面對蒼老、守舊,磨難重重的舊社會,梁啟超先生以一篇《少年中國說》振臂高呼,救亡圖存,改革自強。由衷地期盼著勃勃英姿的少年中國出現,對少年中國的明天充滿憧憬、期望,把復興中國的厚望,寄予在未來中國少年的身上……百年后的今天,由香港知名音樂家、金紫荊音樂基金會主席廖明飛老師操刀編排的《中國少年說》,亮相第十二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總決賽開幕式的舞臺,向全國觀眾傳遞了中國新時代青少年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新時代正義、勇敢、博愛的少年形象。
與以往十一屆開幕式的朗誦節目不同的是,此次的《中國少年說》開辟了傳統朗誦節目的新篇章。其大膽的融入了武術、舞蹈、電子音樂、民樂、視頻多媒體等不同元素,再加上來自香港演藝學院的大學生和來自香港不同中小學的學生共20位青少年聲情并茂的演繹,讓原本單一的朗誦節目活靈活現的出現在舞臺上,仿若一張承載著中國千年歷史的江山圖卷。其萬里長城、天安門等中華文化古跡躍然“紙上”,隨著歲月的變遷,昭示著中國少年的步步崛起。強大的視覺震撼融合氣勢恢宏的武術,靈動翩躚的舞蹈,伴著整個節目的靈魂詩篇《少年中國說》中的一言一句,震撼之勢猶如排山倒海撲面而來,令現場觀眾難言內心激動的心情看紅了雙眼。
節目剛一結束,瞬間引發熱議,觀眾此起彼伏的贊嘆之聲不絕于耳。許多家長表示,看著自己的孩子站在現場擁有5000多位觀眾的舞臺上,綻放在這樣氣勢滂沱的作品中實在超出內心期待,感動之余倍覺自豪驕傲。節目演出后,廖老師收到了來自臺北、武漢、蘇州、青島、承德等多家媒體的祝賀和邀請,希望能一睹這節目的風采。而更令人興奮的是,這次獨特的演繹方式,受到了英國華人團體的關注,當即給我們發出邀請函——于2018年9月走進英國,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國學》,讓這個節目再次走上英國的國際舞臺。
但是很難想象融合這么多元素的大型朗誦節目,其從準備到演出只有不到十天的排練時間,排練中的復雜與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因此為了探尋該節目的創作根源,探尋《中國少年說》臺前幕后的故事。作為《中國少年說》的導演兼本屆藝術節賽事評委的廖明飛老師,接受了我們的專訪。
爭分奪秒編排節目
弘揚發展中國文化
為何在本屆藝術節總決賽的開幕式上選擇這樣的題材,為何在短期時間里還要排練如此復雜的節目?這要從《中國少年說》的創作初衷講起,廖明飛老師告訴大家:“眾所周知,香港由于其歷史原因和文化的關系,這里孩子的普通話說的并不是很標準。而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弘揚和發展,又是我們身為中華兒女身上必須肩負的責任。所以當我得知有幸可以參與到開幕式節目的編排當中后,我也在深深思考如何讓香港的青少年、讓世界的觀眾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歷史。如何讓他們在新時代里通過優秀的作品感受到中國的強大。于是,我想到了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
當被問及在不到十天的時間準備并排練這樣的節目并取得如此的成功是如何做到的?廖明飛老師坦言:“說實話這么短的時間內將國學核心的價值從藝術的角度重新創作出來確實很難,臺前幕后每一個演員和工作人員都付出了大量努力。這十天之內不僅要確定音樂,設計舞美,還要在全港不同中小學生中挑選出優秀的少年,并利用大量的時間教他們語言,統一他們的形體動作和舞蹈姿態。而且為了演出更加唯美震撼,我們還帶領這20位青少年走進錄音棚錄音,在大年二十九的時候帶領他們前往公園拍攝外景。其中時間的爭分奪秒和辛勞的付出難以言表,但好在結果讓大家都頗為滿意。演出之后,我很開心看到觀眾們改變了以往對文學、音樂、哲學的傳統看法,很開心能夠讓孩子們在舞臺上實現愿望。我覺得我能將這樣的節目搬上舞臺很驕傲,很自豪,也很幸運。所以我非常感謝本屆藝術節組委會對我的信賴,感謝他們將開幕式節目中唯一一個彩排機會給了《中國少年說》。同時我也要感謝每一位家長和學生的支持,新年期間他們能夠放下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節目中實屬難得。最后,還要感謝原香港亞洲衛視電視臺編輯張嵐老師對這次演出的題材挑選,參與排練和外景拍攝給予了很大的建議和支持。”
除此之外,廖明飛老師也對珠江鋼琴集團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謝,“本屆藝術節總決賽中所使用的所有鋼琴都是珠江鋼琴集團無償提供的,盡管將鋼琴從廣州運到香港在路途上花了大量經費,但他們分文不取,只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致力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樣為藝術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稱贊。”
打造權威公正賽事
加強世界文化交流
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至今已經走過了十二年的輝煌歷程,吸引了全世界數萬家媒體的關注,受到了全球愛好文藝的青少年熱烈追捧。在春節期間仍然能吸引這么多海內外的選手參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藝術家前來擔任評委,可見其號召力和影響力已經遍布全球。
那么在香港舉辦這樣的活動對世界各地青少年的藝術交流、文化修養有什么益處?對此,身為香港藝術家,同時也是本屆藝術節總決賽開幕式節目導演兼賽事評委的廖明飛老師非常有發言權,他表示:“我曾經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藝術賽事中均擔任過評委,但作為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的評委,這還是第一次。首先我沒有想到本屆藝術節可以收納這么多優秀青少年,沒想到在新年期間組委會可以邀請到這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評委,可見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多年來已經成為有口皆碑的文化品牌,成為香港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舞臺。我想這對搭建香港與世界各地的友誼橋梁,播撒中國文化,推動世界和諧,加強國際間青少年的思想、文化、藝術交流和相互了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我認為這是現在各門類藝術節需要學習的方向。另外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是一個非常嚴謹、公正的賽事,它采取的是現場實時打分的機制,這樣透明化的評分機制也是很多藝術賽事所缺少的,所以我建議各大藝術賽事應該多為青少年們打造權威公正的賽事,這樣才有利于青少年們的健康發展,有利于他們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廖明飛老師眼中,藝術是屬于舞臺的,青少年們只有大膽的登上舞臺,才能創造藝術,實現夢想,建設祖國。所以做了這么多年不同國際賽事的評委,廖明飛老師至今已經發掘并提拔過無數優秀的青少年,他珍惜每一次將少年帶上舞臺的機會。就像這次他放棄國外的工作機會堅持參與到第十二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當中一樣,只為發現更多優秀的青少年,助力他們登上世界的舞臺,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少年力量!
希望未來有更多像廖明飛老師一樣的藝術工作者,可以為青少年搭建成長階梯;也希望未來的各大藝術節可以像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一樣為祖國輸出更多優秀人才。倘若如此, 相信新一代的少年中國一定會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文:余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