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 www.tianyan360.cn 家風,是一種信念感。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有了信念感,就會一直朝著所追求的方向砥礪前行。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謝謝了,我的家》3月31日(周六)19:30播出了第十一期節目,本周,我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90后設計師范石鐘、航天火藥雕刻師徐立平以及著名琵琶演奏家吳蠻現身分享了他們的家風故事。
其中,“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分享了自己長達45年的追月之路;航天火藥雕刻師徐立平在節目里講述了雕刻火藥背后的危險,兩人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堅守幾十年的信念感也獲得了不少網友點贊。
仰望星空四十五年 歐陽自遠報國情懷感動網友
自小,從醫的父母救治病人的模樣就深深觸動著歐陽自遠,一顆想為人奉獻、想憑真本事報國的種子悄悄在他的心里萌芽,逐漸成長為以學報國的信念感。
高中時,因為被報紙上的一句號召所打動,歐陽自遠毅然決然選擇了地質學,想為國家找出豐富的礦石資源以此報效祖國。之后又深受蘇聯發射衛星的震撼才決定為國家少走彎路做準備,于是開始研究起了隕石。節目里,他自曝自己研究隕石時與家人完全失去聯系,“不能問,不應該知道他到哪去,他干什么活也不能說”,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歐陽自遠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探月征程。他坦言,這段準備花了三十五年。而后又經歷十年論證,這個長達四十五年的探月之夢最終成為了現實。
節目里,他向后輩們也提出了要求與期許:希望你們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上下求索,踐行夢想。希望你們加倍努力,為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做貢獻!聽完歐陽自遠的這番肺腑之言,不少網友也深受激勵,直言要像他一樣學好真本事,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報效祖國。
“刀尖跳舞”三十載 “大國工匠”徐立平嚴謹作風獲贊
歐陽自遠的報國情懷讓觀眾切實感受到確立遠大目標對人生的影響,“大國工匠”徐立平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在確立目標后保持嚴謹細致作風的重要性。
作為感動中國人物、時代楷模,徐立平在航天火藥雕刻師這項高度危險的崗位上一待就是30年。30年間,徐立平始終保持著如一的水準,經他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從不超過0.2毫米,每次操作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當然“大國工匠”也不是一天練成的,徐立平在父母的建議下從事這個“能體現出技術”的職業,而在剛開始他還曾被工作的危險性嚇呆。工作第一天,師傅就帶他看點火試驗,“一下子就騰起了一個巨大的蘑菇云,我在幾十米開在都能感覺到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徐立平回憶當時的感受,坦言“真的驚呆了”。而即使是處在如此危險的工作環境,徐立平也沒有臨陣退縮。他指出,從事火藥雕刻需要的就是膽大心細,越是膽怯動作越是容易變形。
30年來,徐立平創造了零失誤的光輝記錄,這與家傳的嚴謹作風不無關系。同為航天人的父母更是將嚴謹、細致貫穿在工作的方方面面。父親會堅持每天檢修自己駕駛的導彈車,同時還會保持車子內外的整潔,所以在審驗車時他的車子常常被評為“范車”,從事航天統計核算的母親也因為細致且做賬不出差錯,她的賬本常常被評為“模范賬本”。
秉承著父母的優良作風,徐立平也希望將這份嚴謹傳遞給自己的孩子。節目中,徐立平在對兒子寄語中表示,無論兒子選擇什么樣的崗位都會無條件支持,也希望他能在工作之后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習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此,網友也紛紛表示這樣的嚴謹值得所有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