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的東北抗聯女兵李敏時隔70多年,終于在上周日晚央視一套《等著我》節目中,見到了她牽掛已久的老戰友。年齡總和近500歲的五位抗聯戰士隔空“世紀重逢”,回首那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和戰友情誼,全場為之動容。
13歲參軍保家衛國,她是最年輕的抗聯女戰士
今年95歲高齡的李敏,曾是當年年紀最小的東北抗聯女兵。因為父親犧牲,李敏13歲就投身于血與火的抗日斗爭。在缺衣少糧的艱苦條件下,戰士們在冰天雪地中吃樹皮、嚼草根,與超過自己幾十倍的敵人頻繁作戰、苦苦周旋。節目現場,李敏雙手捧著的硬邦邦的靰鞡鞋,就是14年嚴酷戰爭生活的見證。
談及過往,李敏老人對1938年的那次激戰記憶尤為深刻。當時,部隊遭到日軍圍攻,最終只剩她一個人成功突圍,在天寒地凍的林海雪原整整走了三天,喝雪水、吃老鼠肉,終于回到自己的隊伍。3萬抗聯戰士抵御70萬日本關東軍,在抗戰勝利的時候,只剩下李敏老人在內的七百多人。
銘記歷史!20年堅持宣傳14年抗戰歲月
東北抗日聯軍孤懸敵后,在極其殘酷的斗爭環境中與敵軍浴血奮戰,進行了長達14年不屈不撓的斗爭,用鮮血染紅了白山黑水。“他們犧牲了,我還活著,所以一直想把這段歷史傳給我們的后代”,李敏老人二十年如一日唱紅歌、尋訪昔日戰友犧牲地,堅持將那段烽火歲月記錄下來。
95歲高齡還致力于14年抗戰歷史的宣傳,李敏深知作為極少數存活下來的抗聯戰士,她的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也是所有犧牲了的戰友的生命!當老人目光如炬地為我們講述東北抗聯這段歷史的時候,所有人都為抗聯戰士們所受的苦難、為他們堅強不屈的精神而深深感動。
致敬英雄!百歲東北抗聯老兵70年后“世紀重逢”
抗戰勝利之后,幾番死里逃生的李敏,內心深處最大的惦念就是曾經一起并肩作戰的戰友,而今身在何方。經過《等著我》節目組的不斷尋找,李敏得以與李在德、周淑玲、孟憲德、張正恩四位老戰友隔空相聚。像母親一樣成為一名堅強戰士的李在德,如今101歲,華發叢生的她用不甚清晰的話語訴說著對戰友的思念;99歲的周淑玲,曾在抗戰時期親歷7名至親犧牲之悲痛,而立志與敵人血拼到底;99歲的孟憲德,曾是共產黨軍隊中少有的水陸空三棲特種兵,泅渡、滑雪、跳傘三項全能;在病床上穿著軍裝、胸戴勛章的張正恩老人,依然精神矍鑠,一個久違了70多年的軍禮讓全場潸然淚下。
見過四位戰友之后,“希望之門”再次打開,周淑玲老人的兒子和當年東北抗聯第三路軍政委馮仲云的女兒馮憶羅出現在眼前,原本平靜的李敏瞬間淚如泉涌,與他們相擁而泣,嘴里念叨著“他們走了”。兩位老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馮憶羅感慨萬千:“他們很光榮,一生都獻給了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
正如全場動情合唱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一樣,抗戰將士在國家和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不怕風吹雨打,不怕天寒地凍”,他們“永遠挺立在山頂”,用滿腔熱血換來了我們的和平安寧,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中華民族”這四個字,也因為抗戰將士們而屹立。他們在艱難時刻,甚至家破人亡的時候,用生命捍衛民族,今天的我們才有民族。我們身上流淌著民族精神的血液,這些血液每當聽到“同胞們”這三個可敬可愛的字,便會沸騰。這份英雄氣概和民族精神,不會為世人忘懷,它將永遠激勵中國人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