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 張魯一佟麗婭領銜主演的熱血燃情巨制《愛國者》正在江蘇衛視持續熱播,csm52城收視率連續幾天穩居第一,跌宕起伏的劇情節奏,扣人心弦的角色命運,詩意熱血的臺詞對白等都深深吸引了觀眾的注意。隨著劇集的深入,宋煙橋(張魯一飾)在尋找顏紅光的過程中實現“英雄的復活”,決心成為繼任顏紅光將革命進行到底。在后續的劇情中,宋煙橋開始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去發展土匪武裝,至此,顏紅光從個人英雄到群體性抗日精神的樹立初見端倪,編劇汪海林在談及宋煙橋和顏紅光兩個角色的辯證統一時候說“在實現人格的自足過程中他(宋煙橋)逐漸意識到他要成為顏紅光,后來他逐漸發現他成為了真正他想成為的那種人,他實現了人格的自足。宋煙橋的軌跡就是一個存在主義者的軌跡”。
從“我成為顏紅光”到“顏紅光成為我”,宋煙橋一角雙面性格的辯證統一
從顏紅光犧牲的那一刻起,宋煙橋便接下了顏紅光的使命,繼續參與到抗日中去。“我要讓全東北乃至全國知道顏紅光并沒有死,我就是顏紅光”,這出“英雄的復活”不僅感染了東北抗日民眾,也對日本特務機關一個沉重的打擊。而隨著后續劇情的推進,宋煙橋已然從個人英雄式的抗日逐漸走向了聯合抗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深入農村發動群眾和地方土匪武裝,面對支離破碎只爭利益的地方武裝,宋煙橋說“這次我是讓顏紅光成為我”。
這樣的相互轉換關系值得深思,宋煙橋已然將自己和顏紅光精神合二為一,從自我抗戰到群體性抗戰,這不僅是革命者思想意識的進步,也是革命必將面對的新形勢。至此,宋煙橋一角實現了雙面性格的統一,成為精神的化身。
編劇汪海林解讀顏紅光一角:“不僅是一個名字,他是一個回答”
編劇汪海林在創作中針對“顏紅光”一角有著自己的挖掘,顏紅光其實是多個抗日英雄事跡的“集合體”,比如楊靖宇、周保中等人的故事,其中還包括一個朝鮮人,李紅光,甚至顏紅光這個名字也來自于他的啟發。歷史上的李紅光犧牲以后,李紅光支隊依然存在著,一直到解放戰爭后,在東北民主聯軍里面還有一個李紅光支隊。針對這些抗日英雄們的真實故事,汪海林匯總構思了顏紅光一角,整個故事線索圍繞“尋找顏紅光”到“成為顏紅光”而展開。
有趣的是,顏紅光的真實身份雖然已經曝光,但是編劇汪海林也表示了自己的見解“顏紅光彌留之際,宋煙橋說你那一票干得很漂亮的,他又說那個不是我干的,是別的人冒著這個名字干的。我從我的創作初衷來講,這個犧牲的顏紅光也未必就是真正的那個。顏紅光不僅是一個名字,他是一個回答。他具有象征意義就是他反抗的意義”。
宋煙橋與顏紅光的雙向統一,汪海林“存在主義者的人格自足”
從編劇汪海林的創作初衷來說,宋煙橋和顏紅光具有雙向統一性:“宋煙橋是一個地下工作者,情報人員共性的特征在他身上就是集中的體現,守時理性,不抽煙不喝酒,把紀律認為是重于一切,他要成為顏紅光,就是呼嘯山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成為另一個人。跟綠林好漢和農民們打成一片,在這個過程中他放飛了自我。后來他逐漸發現他成為了真正他想成為的那種人,他實現了人格的自足。宋煙橋的軌跡就是一個存在主義者的軌跡,他選擇了他的結局,他選擇了自己的本質”。
關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看宋煙橋演繹完美《愛國者》的精神統一,領略別樣的革命力量和浪漫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