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tianyan360.cn “今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你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和平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感謝我的祖國。”8月4日晚,江蘇衛視大型原創文化情感特色節目《閱讀·閱美》第二季迎來第四期節目,曾經親歷利比亞撤僑的設計師王本虎,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再現這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
尤其讓觀眾感動的,是利比亞撤僑過程中,中國同胞高唱國歌跨越邊境線的故事。傾聽嘉賓張頤武和馬薇薇在聽完王本虎的講述后,齊聲表示國家是人民生命最后的保障者,“國歌和國旗能讓人民感受到‘中國有力量’”。
再回首利比亞撤僑瞬間
10天3.5萬僑民“一人未丟”
2011年,利比亞局勢風云突變,極短時間內該國就陷入內亂。中國立即啟動國家一級響應,開啟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大規模的撤僑行動。作為中建八局外派到利比亞工作的設計師王本虎,本就是3.5萬僑民中的一員。通過美文《逃離班加西》,王本虎用親身經歷記錄下在利比亞所遭遇的一切。
《閱讀·閱美》中回憶利比亞暴亂暴亂,王本虎記憶猶新,“害怕、恐慌、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無力感”。王本虎表示,盡管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無數次的戰爭場面,但是當子彈從頭頂劃過時,那種恐懼幾乎能讓每個人都兩股戰栗。
機場關閉、港口關閉、邊境關閉,手機與中國的通訊完全終端,王本虎爬到屋頂撥天線,終于與大使館取得聯系。讓王本虎感動萬分的是,聽到大使館“安全接你們回家”的回復,自己“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
最讓觀眾感動的一幕,出現在撤僑行動的最后一步——在埃及與利比亞邊境,數十名中國僑民遺失護照,他們高唱著國歌、手拿著紅旗,又哭又笑地與大使館成功匯合,最終登上了回國的艦只。
《閱讀·閱美》節目總結,10天3.5萬僑民“一人未丟”;而在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期間,中國政府共協調派出91架次民航班機、12架次軍機,5艘貨輪、1艘護衛艦,租用35架次外國包機、11艘次外籍郵輪和100余次客車,海陸空聯動為當時歷史之最。
馬薇薇張頤武為國家點贊
國家能讓公民感受到“中國有力量”
正是在祖國的不懈努力下,僑民撤離了戰亂中的利比亞,重新回到了960萬平方公里的懷抱。王本虎在《閱讀·閱美》中講述:“在每個撤離口岸和機場碼頭,獵獵飄揚著的五星紅旗,無聲地慰藉著每一位遭遇險境歸心似箭的同胞。它像一束光,照亮回家的路。”
一邊唱一遍踏過邊境線,一邊唱一邊笑著流淚,王本虎所記下的歸鄉故事,打動了《閱讀·閱美》傾聽嘉賓張頤武和馬薇薇。張頤武表示,國家是公民生命最后的保障者,“一個國家的力量和存在,對一個人有多大的意義?從《逃離班加西》中就能看到。不管是國旗還是國歌,都讓人感受到‘中國有力量’。”
馬薇薇則表示,身處異國他鄉之時,“有根的感覺最好”:“人類為什么能成為生物鏈的頂端?是集體的歸宿感和榮譽感,能幫助個體擺脫無助和絕望,被溫暖所包圍。我對唱國歌的段落最感動——在國內生活時,我們能感受到的是經濟繁榮、生活舒適;但是在異國他鄉時,有根的感覺才最好。”
不少觀眾在看完本期《閱讀·閱美》后,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感嘆,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愛戴之情,“今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和平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感謝我的祖國”。
還有觀眾梳理了近年來中國所展開的救援行動,稱“我們并非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國”:“2011年利比亞內戰,中國啟動國家一級響應,把在利中國公民全部撤回;2015年也門局勢惡化,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前往撤僑;2016年新西蘭地震,中國領事館租下所有可用直升機,撤離中國游客。我愛你,中國!”